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研究

导论第1-15页
第一部分 理论、方法及启示第15-33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化理论、方法及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建设的启示第15-22页
  一、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化理论和方法第15-18页
  二、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建设第18-20页
  三、 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必须坚持合作制原则第20-22页
 第二章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及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启示第22-33页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第22-26页
  二、 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第26-28页
  三、 新制度经济学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第28-33页
第二部分 历史、现状和问题第33-62页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历史演进和评价第33-42页
  一、 关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阶段的划分第33-34页
  二、 对各个历史阶段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简评第34-38页
  三、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特点和模型分析第38-42页
 第四章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第42-54页
  一、 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第42-43页
  二、 农村合作金融的管理制度第43-45页
  三、 农村合作金融的经营制度第45-50页
  四、 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制度第50-54页
 第五章 农村合作基金会:一个关于制度变迁的经典案例第54-62页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性质第54-55页
  二、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历程第55-56页
  三、 对各个时期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制度评价第56-61页
  四、 小结第61-62页
第三部分 目标、内容与对策第62-86页
 第六章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目标与环境第62-67页
  一、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第62-64页
  二、 实现农村合作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第64-67页
 第七章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内容第67-77页
  一、 产权制度创新:以复归合作制为核心第67-69页
  二、 组织结构创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第69-71页
  三、 经营方式创新:非商业化经营与商业化经营有机结合第71-73页
  四、 管理体制创新:央行监督与行业自律第73-77页
 第八章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与对策第77-86页
  一、 合理界定和明晰产权,发挥产权机制作用第77-79页
  二、 改善不完全契约关系,降低管理交易成本第79-81页
  三、 构筑新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强化激励、监督和决策机制第81-83页
  四、 进行充分的信息揭示,减少道德风险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后记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微波通信网分布式监测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论小学识字教学的数量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