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WTO反倾销规则和中国反倾销法概述 | 第8-17页 |
一、 WTO反倾销规则概述 | 第8-12页 |
(一) WTO反倾销立法前各国的反倾销立法 | 第8-9页 |
(二) 关贸总协定第六条——国际反倾销立法的奠基石 | 第9页 |
(三) 1967年《反倾销守则》——第一个国际反倾销法典的诞生 | 第9-10页 |
(四) 1979年《反倾销守则》——第一个普遍意义的国际反倾销法典 | 第10-11页 |
(五) 1994年《反倾销守则》——比较完备的WTO反倾销法典 | 第11-12页 |
二、 中国反倾销法概述 | 第12-17页 |
(一) 立法背景 | 第13-17页 |
第二章 WTO反倾销规则和中国反倾销法的基本原则 | 第17-23页 |
一、 《WTO协议》的基本原则 | 第17页 |
二、 1994年《反倾销守则》的基本原则 | 第17-21页 |
(一) 造成损害的倾销应受到谴责 | 第18-20页 |
(二) 反倾销做法不应构成对国际贸易的不合理障碍 | 第20-21页 |
(三) 对发展中国家实行优惠待遇 | 第21页 |
三、 中国反倾销法的基本原则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倾销的认定 | 第23-36页 |
一、 概述 | 第24页 |
二、 正常价值 | 第24-32页 |
(一) 出口国价格:(Domestic Price) | 第25-30页 |
(二) “第三国价格”(Third-country price) | 第30-31页 |
(三) 结构价格(Constructed price) | 第31-32页 |
三、 出口价格(Export Price) | 第32-34页 |
四、 倾销幅度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损害的确定及其因果关系的判断 | 第36-43页 |
一、 国内产业 | 第36-38页 |
(一) 如何判断某一同类产品的生产是否属于国内生产的范畴 | 第36-37页 |
(二) 如何判断生产商与出口商或进口商有“关系”,从而排除该生产商属于国内产业的组成部分 | 第37-38页 |
(三) 什么是“地区性工业”例外 | 第38页 |
二、 重大损害 | 第38-41页 |
(一) 实质损害 | 第38-39页 |
(二) 实质损害威胁 | 第39-40页 |
(三) 实质阻碍 | 第40-41页 |
三、 因果关系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