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CONTENTS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曲线插补技术研究状况 | 第21-23页 |
| ·论文的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23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 第26-40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概念及特征 | 第26-28页 |
| ·开放式数控的概念 | 第26-27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特征 | 第27-28页 |
| ·开放式数控体系结构的分析 | 第28-30页 |
| ·不同开放式数控系统结构的比较 | 第28-29页 |
| ·OSACA开放式系统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柔性化、模块化结构的建立 | 第30-36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控制平台的选择 | 第30-31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硬件结构的设计 | 第31-33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 | 第33-36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关键性技术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开放式数控系统通信方式的研究 | 第40-50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对于通信方式的要求 | 第40-41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通信方式选型 | 第41-44页 |
| ·EtherCAT实时以太网规格介绍 | 第44-46页 |
| ·EtherCAT的性能 | 第44-45页 |
| ·EtherCAT的数据帧结构 | 第45-46页 |
| ·EtherCAT的工作原理 | 第46页 |
| ·EtherCAT的同步机制 | 第46-48页 |
| ·分布时钟同步算法 | 第47-48页 |
| ·分布式时钟同步步骤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开放式数控系统中曲线插补模块的研究 | 第50-64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B样条曲线数理基础 | 第50-51页 |
| ·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插补方法的研究 | 第51-57页 |
| ·直线插补和参数曲线插补的比较 | 第51-53页 |
| ·几种均匀有理三次B样条曲线插补方法的比较 | 第53-57页 |
| ·多段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段间过渡算法的研究 | 第57-58页 |
| ·曲线插补算法的MATLAB仿真及实验验证 | 第58-61页 |
| ·MATLAB仿真实验 | 第58-60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验证实验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 第五章 基于ETHERCAT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设计 | 第64-86页 |
| ·基于EtherCAT实时以太网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的设计目标 | 第64页 |
| ·硬件系统设计 | 第64-67页 |
| ·控制器设计 | 第64-65页 |
| ·执行硬件设计 | 第65-67页 |
| ·主站控制方式研究 | 第67-70页 |
| ·主站寻址方式及控制命令 | 第67-68页 |
| ·通信模式 | 第68-69页 |
| ·从站设备控制流程 | 第69-70页 |
| ·主站控制软件设计 | 第70-76页 |
| ·主站控制软件设计架构 | 第71-72页 |
| ·网卡操作 | 第72-73页 |
| ·从站FMMU和SM通道的配置 | 第73-74页 |
| ·从站初始化及状态设置 | 第74-75页 |
| ·曲线插补模块 | 第75-76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测试 | 第76-84页 |
| ·平台性能测试 | 第76-80页 |
| ·主站控制软件功能测试 | 第80-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