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醇(醇、羟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论文--脂肪族醇论文

列管式甲醇合成反应器及其所用催化剂的综合优化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8页
 第一节 概述第10-15页
 第二节 课题意义与来源第1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案第15-16页
 参考文献第16-18页
第二章 均匀分布型催化剂工程设计策略第18-33页
 1 工业催化剂的开发第19-20页
 2 催化剂颗粒内部过程及其合理描述第20-21页
 3 单颗粒催化剂工程设计第21-25页
 4 催化反应器的模型化第25-26页
 5 催化反应器及其所用催化剂的整体优化第26-27页
 6 甲醇合成催化剂工程设计框架第27-28页
 小结第28-30页
 符号说明第30页
 参考文献第30-33页
第三章 单颗粒催化剂上非理想体系的反应—扩散模型第33-50页
 第一节 非理想体系反应—扩散尘气模型(NDGM)第34-39页
  1 模型的导出第34-36页
  2 模型的无量纲化第36-37页
  3 广义非理想Stefan-Maxwell模型(NESM)第37-38页
  4 讨论第38-39页
   ·模型的合理简化第38页
   ·无量纲数群的意义第38-39页
 第二节 非理想物系反应—扩散模型的实例第39-47页
  1 单颗粒催化剂空间一维非理想反应—扩散模型第39-40页
  2 基础模型参数第40-41页
  3 模拟计算方法第41页
  4 模拟结果与讨论第41-47页
   ·甲醇合成第41-45页
   ·氨的合成第45-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符号说明第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第四章 C302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本征动力学研究第50-71页
 第一节 甲醇合成过程的理论概述第50-55页
  1 甲醇合成机理与动力学图式第50-53页
   ·CO单一合成路线假说第50-51页
   ·CO_2单一合成路线假说第51页
   ·CO和CO_2竞争加氢双合成路线假说第51-53页
  2 甲醇合成本征动力学的表达形式第53-55页
 第二节 C302催化剂上甲醇合成本征动力学实验研究第55-62页
  1 实验装置第55-56页
  2 本征动力学实验条件的确立第56-58页
   ·内扩散影响的消除第56页
   ·外扩散检验第56-57页
   ·本征动力学实验条件第57-58页
  3 本征动力学实验研究第58-62页
   ·催化剂装填第58页
   ·催化剂的升温还原与老化处理第58页
   ·本征动力学实验数据的获取第58-62页
 第三节 C302催化剂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结果检验第62-68页
  1 本征动力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第62-66页
   ·甲醇合成物系的基本物料衡算第62页
   ·本征动力学模型参数估值第62-66页
  2 模型反算与结果检验第66-68页
 小结第68页
 符号说明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五章 C302甲醇合成催化剂颗粒设计与宏观动力学第71-107页
 第一节 C302甲醇合成催化剂颗粒设计的概念第71-78页
  1 圆柱状催化剂颗粒尺寸对效率因子的影响第72-75页
   ·二维通量模型模拟结果第73-74页
   ·一维通量模型模拟结果第74-75页
  2 片状催化剂颗粒尺寸对效率因子的影响第75页
  3 四叶草状催化剂颗粒尺寸对效率因子的影响第75-76页
  4 平均孔半径对效率因子的影响第76-77页
  5 C302催化剂压片模具设计第77-78页
 第二节 C302甲醇合成催化剂颗粒制备与结构表征第78-82页
  1 催化剂颗粒制备第78页
  2 催化剂颗粒预处理与结构表征第78-82页
 第三节 甲醇合成催化剂颗粒宏观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第82-94页
  1 实验装置第82页
  2 宏观反应速率实验方法和条件第82-83页
   ·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性能检验第82-83页
   ·实验用原料气第83页
   ·测试方法第83页
  3 宏观反应速率测试结果与讨论第83-94页
   ·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第83-87页
   ·催化剂颗粒的曲节因子第87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87-94页
 第四节 曲节因子的确定与单颗粒催化剂模拟第94-104页
  1 宏观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94-96页
   ·实验数据与数据处理方法第94-95页
   ·参数估值结果与检验第95-96页
  2 曲节因子的确定第96-97页
  3 单颗粒催化剂行为模拟第97-104页
   ·单颗粒催化剂行为模拟的条件第97页
   ·单颗粒催化剂行为模拟结果与讨论第97-104页
 小结第104-105页
 符号说明第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第六章 列管式甲醇合成反应器及其催化剂的综合优化第107-135页
 第一节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的二维非均相数学模型第108-118页
  1 一般意义上的二维非均相模型第108-109页
  2 列管式甲醇合成固定床反应器的二维非均相数学模型第109-118页
   ·物料衡算第109-110页
   ·合成反应器的二维非均相模型第110-111页
   ·传递参数与基础物性数据第111-114页
   ·偏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第114-118页
 第二节 不同结构、尺寸的催化剂颗粒对甲醇合成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118-122页
  1 反应器性能模拟条件第118页
  2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18-122页
 第三节 管径变化和分段装填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122-132页
  1 反应管管径变化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122-128页
   ·相对经济指标第122-123页
   ·管径改变对床层温度分布的影响第123-124页
   ·改变管径对反应物浓度分布的影响第124-128页
  2 分段装填宏观活性不同的催化剂颗粒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128-132页
 小结第132-133页
 符号说明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35页
结论第135-137页
作者简介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合物溶液汽液相平衡测定及状态方程开发
下一篇:支持CSCW的分布式系统集成框架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