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聚合物溶液热力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活度系数模型 | 第11-13页 |
·状态方程 | 第13-19页 |
·自由体积理论或晶胞理论 | 第13-14页 |
·晶格流体和空穴理论 | 第14-16页 |
·链状分子流体的微扰理论热力学模型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聚合物溶液汽液相平衡实验数据的测定和关联 | 第19-34页 |
·引言 | 第19页 |
·聚合物溶液汽液相平衡测定实验方法简介 | 第19-23页 |
·压电吸收法 | 第20页 |
·重量吸收法(GS) | 第20页 |
·差压法 | 第20-21页 |
·光散射法 | 第21-22页 |
·超速离心法 | 第22页 |
·浊度测定法和光散射浊度测定法 | 第22页 |
·微量分析法 | 第22页 |
·紫外光谱测定法和红外光谱测定法 | 第22-23页 |
·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的测定 | 第23-30页 |
·实验装置及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装置的校核 | 第25-26页 |
·数据测定 | 第26-29页 |
·实验数据关联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4页 |
第三章 微扰方阱硬球链状态方程的建立及对纯物质的应用 | 第34-56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硬球链状态方程简介 | 第35-38页 |
·Hu,Liu和Prausnitz(1996)的硬球链状态方程 | 第35-36页 |
·Wertheim的硬球链状态方程 | 第36页 |
·Honnel和Hall的硬球链状态方程 | 第36-37页 |
·Chiew的硬球链状态方程 | 第37-38页 |
·两个链状分子流体热力学模型简介 | 第38-40页 |
·刘洪来、叶汝强和胡英的链状分子热力学模型 | 第38页 |
·Song、Lambert和Prausnitz的微扰硬球链状态方程 | 第38-40页 |
·微扰方阱硬球链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40-55页 |
·引言 | 第40页 |
·方阱流体的配位数模型 | 第40-43页 |
·微扰方阱硬球链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43-44页 |
·微扰方阱硬球链状态方程用于小分子流体的PVT性质的描述 | 第44-49页 |
·微扰方阱硬球链状态方程用于聚合物纯物质PVT性质的描述 | 第49-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微扰方阱硬球链状态方程用于聚合物溶液的汽液相平衡和液液相平衡的计算 | 第56-76页 |
·微扰方阱硬球链状态方程用于聚合物溶液汽液相平衡的计算 | 第56-64页 |
·引言 | 第56页 |
·混合物的微扰方阱硬球链状态方程 | 第56-58页 |
·微扰方阱硬球链状态方程用于聚合物溶液汽液相平衡的计算 | 第58-64页 |
·聚合物溶液液-液相平衡的计算 | 第64-75页 |
·引言 | 第64-65页 |
·聚合物溶液的液-液相平衡热力学基础 | 第65-68页 |
·液液相平衡的计算过程 | 第68-69页 |
·聚合物溶液的液-液相平衡的类型 | 第69-71页 |
·聚合物分子量的多分散性对聚合物溶液的液-液相平衡的影响 | 第71-73页 |
·微扰方阱硬球链状态方程计算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混合物液液相平衡 | 第73-75页 |
·结果讨论 | 第75-76页 |
第五章 简化空穴理论状态方程用于聚合物溶液及聚合物混合物的计算 | 第76-90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简化空穴理论状态方程(SHT EOS) | 第77-89页 |
·用于纯物质的简化空穴理论状态方程(SHT EOS) | 第77页 |
·用于混合物的简化空穴理论状态方程(SHT EOS) | 第77-79页 |
·液-液相平衡的计算 | 第79-8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9-9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0-92页 |
附录A | 第92-97页 |
附录B | 第97-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21页 |
符号表 | 第121-123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