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南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天然气成因理论 | 第9页 |
·天然气成藏理论 | 第9-11页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地层系统及层序地层格架 | 第14-22页 |
·上古生界地层系统 | 第14-18页 |
·石炭统本溪组 | 第14-15页 |
·下二叠统太原组 | 第15-16页 |
·下二叠统山西组 | 第16-17页 |
·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 | 第17页 |
·中二叠统上石盒子组 | 第17-18页 |
·上二叠统石千峰组 | 第18页 |
·层序地层格架 | 第18-22页 |
第三章 沉积相 | 第22-36页 |
·沉积物源分析 | 第22-23页 |
·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 第23-30页 |
·陆棚沉积体系 | 第24页 |
·障壁海岸沉积体系 | 第24-25页 |
·三角洲沉积体系 | 第25-29页 |
·湖泊沉积体系 | 第29-30页 |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 | 第30-36页 |
·晚石炭世本溪期沉积相带展布 | 第30-31页 |
·早二叠世太原期沉积相带展布 | 第31页 |
·早二叠世山西期沉积相带展布 | 第31-33页 |
·中二叠世早期下石盒子期沉积相带展布 | 第33-35页 |
·中二叠世晚期上石盒子期沉积相带展布 | 第35页 |
·晚二叠世石千峰期沉积相带展布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天然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 | 第36-59页 |
·烃源岩特征评价 | 第36-43页 |
·烃源岩分布 | 第36-37页 |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第37-39页 |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第39-40页 |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度 | 第40-43页 |
·储层特征评价 | 第43-52页 |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43-45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45-47页 |
·储层类型评价 | 第47-49页 |
·储层展布特征 | 第49-52页 |
·盖层特征评价 | 第52-56页 |
·盖层封闭机理 | 第52-54页 |
·盖层的宏观封闭性 | 第54-56页 |
·圈闭特征评价 | 第56-59页 |
·构造特征 | 第56页 |
·圈闭类型及特征 | 第56-59页 |
第五章 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 | 第59-67页 |
·天然气成藏特征 | 第59-62页 |
·成藏组合特征 | 第59-60页 |
·天然气层分布规律 | 第60-62页 |
·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 | 第62-67页 |
·充足的气源供给是天然气聚集成藏的物质基础 | 第62-64页 |
·三角洲前缘砂体是天然气聚集成藏有利区域 | 第64页 |
·优质的盖层控制了天然气的纵向分布 | 第64页 |
·构造-岩性圈闭是天然气富集场所 | 第64-67页 |
第六章 有利目标区预测 | 第67-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详细摘要 | 第77-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