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距可调电动代步车动力学分析与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 第8-11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1-15页 |
2 轴距可调电动代步车的设计 | 第15-25页 |
·轴距可调电动代步车的构思和发明 | 第15-17页 |
·构思背景 | 第15-16页 |
·轴距可调结构方案 | 第16-17页 |
·轴距可调电动代步车总体结构布置与转向方式 | 第17-19页 |
·轴距可调后悬架总成的结构设计 | 第19-23页 |
·总成的结构设计 | 第19-20页 |
·电机的参数设计与匹配 | 第20-21页 |
·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参数设计与匹配 | 第21页 |
·螺旋弹簧与硅油减振的参数设计与匹配 | 第21-23页 |
·座椅升降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 第23-24页 |
·虚拟样机模型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36页 |
·ProE与ADAMS模型转换分析 | 第25-27页 |
·车架部件的柔性化模型 | 第27-29页 |
·柔性化概述 | 第27页 |
·ANSYS柔性化模型建立方法 | 第27-28页 |
·车架的柔性化 | 第28-29页 |
·路面谱的建立 | 第29-34页 |
·随机路面 | 第29-33页 |
·脉冲路面 | 第33-34页 |
·轮胎模型的建立 | 第34页 |
·人体-座椅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36-52页 |
·多体动力学及 ADAMS概述 | 第36-38页 |
·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38-44页 |
·稳态回转仿真试验 | 第38-41页 |
·制动性能仿真试验 | 第41-42页 |
·爬坡性能仿真试验 | 第42-44页 |
·加速性能仿真试验 | 第44页 |
·平顺性仿真分析 | 第44-51页 |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 第44-46页 |
·随机路面仿真试验 | 第46-48页 |
·脉冲路面仿真试验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电动代步车后悬参数设计与试验分析 | 第52-68页 |
·电动代步车后悬刚度和阻尼的设计与计算 | 第52-57页 |
·电动代步车后悬架刚度结构与计算 | 第52-53页 |
·电动代步车后悬架减振结构与阻尼计算 | 第53-57页 |
·电动代步车后悬 ADAMS仿真分析比较 | 第57-62页 |
·后悬参数仿真分析比较 | 第57-60页 |
·轴距调整前后仿真分析比较 | 第60-62页 |
·电动代步车后悬参数试验分析 | 第62-65页 |
·试验仪器及方法 | 第62-63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63-65页 |
·电动代步车后悬参数设计与试验总结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