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人格调查制度考察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1页
一、人格调查制度概论第11-22页
 (一) 人格的概念及在刑事法领域的价值第11-15页
  1. 对人格概念的解读第11-12页
  2. 人格的特点第12页
  3. 人格在刑事法领域的价值第12-15页
 (二) 人格调查制度的概念第15-16页
 (三) 人格调查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第16-20页
  1. 刑罚个别化思想第16-18页
  2. 教育刑理论第18-19页
  3. 再社会化理念第19-20页
 (四) 人格调查制度的程序法意义第20-22页
二、人格调查制度的要素第22-26页
 (一) 人格调查制度的主体第22页
 (二) 人格调查程序的启动和进行时间第22-23页
 (三) 人格调查的方式和内容第23-24页
 (四) 人格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第24-26页
三、人格调查制度的域外借鉴第26-29页
 (一) 域外人格调查制度综述第26页
 (二) 实行人格调查制度的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借鉴第26-29页
  1. 美国第26-27页
  2. 法国第27页
  3. 日本第27-28页
  4. 台湾第28页
  5. 香港第28-29页
四、我国人格调查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9-39页
 (一) 人格调查制度的法律定位第29-30页
 (二) 我国人格调查制度的适用范围第30-31页
 (三)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之人格调查制度建立的政策和法律依据第31-33页
  1.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刑事政策第31页
  2. 我国人格调查制度的法律依据第31-33页
 (四) 对我国人格调查制度现状之评价第33-39页
  1. 我国人格调查制度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第33-35页
  2. 我国人格调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5-39页
五、完善我国人格调查制度的建议第39-46页
 (一) 适当扩大人格调查的适用面第39页
 (二) 上升法律位阶,完善法律规定,构建完整的制度体系第39-40页
 (三) 统一人格调查主体第40-43页
 (四) 细化调查启动程序、提前调查启动时间第43页
 (五) 规范调查报告的形式第43-44页
 (六) 严格调查报告的使用和人格调查材料的档案管理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制刑适用问题研究
下一篇:经营者对第三人侵权的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