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7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实物期权理论基础 | 第17-30页 |
| ·实物期权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 ·期权 | 第17页 |
| ·实物期权 | 第17-19页 |
| ·实物期权和金融期权的比较 | 第19-20页 |
| ·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 | 第20-26页 |
|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 第20-23页 |
|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 | 第23-26页 |
| ·二叉树模型与 B-S 模型的比较 | 第26页 |
| ·实物期权方法与传统决策方法的比较 | 第26-28页 |
| ·实物期权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风险投资及其期权分析 | 第30-45页 |
| ·风险投资的内涵及特点 | 第30-32页 |
| ·风险投资的内涵 | 第30页 |
| ·风险投资的特点 | 第30-32页 |
| ·风险投资的系统构成 | 第32-35页 |
| ·投资者 | 第32-33页 |
| ·风险投资公司 | 第33-34页 |
| ·风险企业 | 第34页 |
| ·政府和中介机构等支撑体系 | 第34-35页 |
|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 | 第35-37页 |
| ·筹集资金 | 第35页 |
| ·筛选项目 | 第35-36页 |
| ·投资谈判 | 第36页 |
| ·参与管理 | 第36-37页 |
| ·变现退出 | 第37页 |
| ·风险投资的期权特性 | 第37-38页 |
| ·风险投资项目的期权特性 | 第37页 |
| ·风险投资中分阶段子项目的期权特性 | 第37-38页 |
| ·风险投资中的复合期权特性 | 第38页 |
| ·风险投资项目各阶段的期权分析 | 第38-40页 |
| ·种子期期权分析 | 第38页 |
| ·导入期期权分析 | 第38-39页 |
| ·成长期期权分析 | 第39页 |
| ·成熟期期权分析 | 第39-40页 |
| ·实物期权方法在风险投资中的应用框架 | 第40-44页 |
| ·选择项目并进行传统决策分析 | 第40页 |
| ·识别项目的不确定性及期权类别 | 第40-41页 |
| ·对风险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 第41-42页 |
| ·建立模糊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第42-43页 |
| ·制定实物期权决策准则 | 第43-44页 |
| ·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 第44页 |
| ·做出决策或改进设计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模糊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 第45-59页 |
| ·风险投资的模糊 B-S 期权定价模型 | 第45-48页 |
| ·模糊数的基本概念 | 第45-46页 |
| ·模糊数的基本运算 | 第46页 |
| ·模糊 B-S 模型的推导 | 第46-47页 |
| ·对模糊 B-S 模型的解释 | 第47-48页 |
| ·模糊 B-S 期权定价模型在风险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 第48-57页 |
| ·风险投资项目的 NPV 计算 | 第48-49页 |
| ·风险投资项目的综合评价 | 第49-53页 |
| ·风险投资项目的模糊期权分析 | 第53-56页 |
| ·期权价值的敏感性分析 | 第56-57页 |
| ·做出决策 | 第57页 |
| ·模糊期权法与传统期权方法的比较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研究结论 | 第59页 |
| ·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 附录 模糊实物期权计算程序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