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1-12页 |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2-13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委托—代理关系 | 第13页 |
·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 | 第13页 |
·代理成本与代理收益 | 第13-14页 |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Opportunism) | 第14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14页 |
·委托—代理问题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道德风险问题 | 第14-15页 |
·逆向选择问题 | 第15页 |
·内部人控制 | 第15页 |
·研究思路与论文特色 | 第15-16页 |
第2章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28页 |
·企业形态及其演变 | 第16-18页 |
·个人企业阶段 | 第16-17页 |
·合伙企业阶段 | 第17页 |
·公司制企业阶段 | 第17-18页 |
·委托—代理的相关理论 | 第18-28页 |
·委托代理关系的含义 | 第18-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形式 | 第21-22页 |
·单向委托代理关系的博弈分析 | 第22-23页 |
·公司制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 | 第23-25页 |
·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机制 | 第25-28页 |
第3章 国有传媒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43页 |
·国有传媒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第28-30页 |
·原有的行政性委托代理 | 第28-29页 |
·现在的市场性委托代理 | 第29-30页 |
·国有传媒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第30-33页 |
·全体国民与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者)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31页 |
·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者)与国有传媒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31-32页 |
·国有传媒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32-33页 |
·我国国有传媒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43页 |
·所有者缺位 | 第34-38页 |
·政府的道德风险 | 第38-41页 |
·委托—代理链条过长 | 第41页 |
·市场机制不健全 | 第41-43页 |
第4章 解决国有传媒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3-57页 |
·所有者设置 | 第43-48页 |
·国有传媒企业中国家独资的局限性分析 | 第43-45页 |
·国有传媒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 第45-48页 |
·代理人激励约束机制设置 | 第48-57页 |
·精神激励约束机制 | 第48-52页 |
·物质激励约束机制 | 第52-54页 |
·环境激励约束机制 | 第54-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