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11-14页 |
一、已有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人的缺失 | 第11页 |
二、我国中学生物课程的教学现状引起的思考 | 第11-12页 |
三、当代世界科学课程发展趋势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一、国外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研究 | 第14-15页 |
二、我国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研究 | 第15-18页 |
三、当前我国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一、生活 | 第18-19页 |
二、回归的愿景 | 第19页 |
三、回归生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 第19-20页 |
四、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与生活化教学、教学生活化的联系与区别 | 第20页 |
五、回归生活的生物学教学不同于 STS教育 | 第20-21页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1-22页 |
一、理论研究方法 | 第22页 |
二、实践研究方法 | 第22页 |
第二章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理论研究 | 第22-31页 |
第一节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理论支持 | 第22-26页 |
一、哲学理论支持 | 第22-23页 |
二、心理学理论支持 | 第23-24页 |
三、教育教学理论支持—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 第24-25页 |
四、生命科学自身的学科特点 | 第25-26页 |
第二节 高中生物教学回归生活的教学原则 | 第26-28页 |
一、生活性原则 | 第26页 |
二、科学性原则 | 第26-27页 |
三、意义性原则 | 第27页 |
四、真实性原则 | 第27页 |
五、生成性原则 | 第27-28页 |
第三节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 | 第28-29页 |
一、基础性目标 | 第28页 |
二、发展性目标 | 第28-29页 |
第四节 转变教学理念 | 第29-31页 |
一、教师 | 第29-30页 |
二、学生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研究 | 第31-71页 |
第一节 研究的实施方案 | 第31-32页 |
一、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 | 第31页 |
二、研究方案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 | 第32-58页 |
一、回归生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 | 第32-43页 |
二、回归生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 | 第43-47页 |
三、回归生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 第47-58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58-71页 |
一、研究结果 | 第58-67页 |
二、讨论与分析 | 第67-7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第71-75页 |
第一节 结论与反思 | 第71-73页 |
一、研究的结论 | 第71页 |
二、研究的反思 | 第71-73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 | 第73-75页 |
一、本研究在具体内容上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 第73页 |
二、本研究还缺乏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具体评价 | 第73-74页 |
三、本研究缺乏对具体教学策略的评价 | 第74页 |
四、本研究中的课堂教学在范围上还存在观念上的局限性 | 第74-75页 |
附录1: 探究教学的教学案例 | 第75-77页 |
附录2: 体验教学的教学案例 | 第77-81页 |
附录3: 对话教学的教学案例 | 第81-82页 |
附录4: 案例教学的教学案例 | 第82-85页 |
附录5. 高中生物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前测卷) | 第85-86页 |
附录6. 高中生物学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后测卷) | 第86-87页 |
附录7. 课堂教学学生行为观察记录表 | 第87-88页 |
附录8. 学生访谈记录 | 第88-90页 |
附录9: 学生来信 | 第90-91页 |
附录10: 你是左脑型还是右脑型测试卷 | 第91-93页 |
附录1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后记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