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 ·小麦品质的涵义 | 第9-18页 |
| ·小麦的外观品质 | 第9-10页 |
| ·小麦的营养品质 | 第10-13页 |
| ·小麦的加工品质 | 第13-17页 |
| ·小麦的烘烤品质与蒸煮品质 | 第17-18页 |
| ·影响小麦品质的主要因素 | 第18-22页 |
| ·遗传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8-19页 |
| ·环境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9-21页 |
| ·栽培措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小麦品质育种的育种目标 | 第22-24页 |
| ·小麦品质育种的育种技术 | 第24-25页 |
| ·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我国小麦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第26-27页 |
| 2 引言 | 第27-29页 |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 ·研究材料 | 第29页 |
| ·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29页 |
| ·研究条件 | 第29-30页 |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0-49页 |
| ·漯河市小麦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 第30-35页 |
| ·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 ·研究进展-漯河市小麦品质育种的6 个育成品种情况 | 第31-35页 |
| ·漯河市小麦品质育种6 个育成品种分析 | 第35-43页 |
| ·育种目标分析 | 第35页 |
| ·育种方法分析 | 第35页 |
| ·审定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 ·系谱分析 | 第36-39页 |
| ·产量表现分析 | 第39页 |
| ·品种特性分析 | 第39页 |
| ·品质状况分析 | 第39-40页 |
| ·抗性表现分析 | 第40-41页 |
| ·适宜范围分析 | 第41-42页 |
| ·推广应用情况分析 | 第42-43页 |
| ·小麦品质育种典型案例-国审漯麦4 号选育过程分析 | 第43-46页 |
| ·育种目标的确定 | 第43页 |
| ·亲本选配方法 | 第43-45页 |
| ·杂交后代选育方法 | 第45页 |
| ·几点启示 | 第45-46页 |
| ·漯河市小麦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 | 第46-48页 |
| ·小麦品种优质资源相对狭窄、优质基因比较缺乏 | 第46-47页 |
| ·品质育种的育种目标方向不具体 | 第47页 |
| ·品质育种的育种方法比较单一 | 第47页 |
| ·对有关小麦品质的诸多指标缺乏研究 | 第47页 |
| ·现有育成品种存在缺陷 | 第47页 |
| ·优质种源改造工作进展缓慢、甚至严重欠缺 | 第47页 |
| ·现有品质测试仪器不完备、测试手段和方法落后、利用率低 | 第47-48页 |
| ·漯河市小麦品质育种的发展策略 | 第48-49页 |
|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科研环境,保护小麦育种者的合法利益 | 第48页 |
| ·着眼当今,放眼未来,加强优质资源材料的创新和基础研究工作 | 第48页 |
| ·更新育种手段,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 | 第48-49页 |
| ·更新观念,面向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优质小麦新品种产业化开发体系 | 第49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9-52页 |
| ·结论 | 第49-51页 |
| ·讨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ABSTRACT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