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方法论文--算法理论论文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研究背景和课题意义第7-8页
   ·采用的研究方法第8-9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9页
   ·论文内容介绍第9-11页
第二章 优化理论第11-18页
   ·优化概论概念第11-14页
     ·局部优化算法第12页
     ·全局优化算法第12-13页
     ·多目标优化第13-14页
     ·没有免费午餐定理第14页
   ·进化计算第14-15页
   ·群智能第15-18页
     ·群智能概念第15-16页
     ·蚁群算法第16-17页
     ·粒子群算法(PSO)与蚁群算法(ACO)比较第17-18页
第三章 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第18-30页
   ·引言第18页
   ·原始粒子群优化算法第18-20页
     ·算法原理第18-19页
     ·算法流程第19页
     ·全局模型与局部模型第19-20页
     ·同步与异步模型第20页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第20-21页
     ·惯性权重(inertia weight)的引入第20-21页
     ·收缩因子(constriction factor)的引入第21页
   ·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性分析第21-25页
   ·粒子群优化算法种群拓扑结构研究第25-29页
     ·代数式的变化第25页
     ·几种典型种群拓扑结构第25-26页
     ·试验方法第26-27页
     ·试验结果的分析及讨论第27-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第30-38页
   ·改进背景第30页
   ·改进思路第30-34页
     ·算法参数的改进第30-33页
     ·混合算法第33-34页
   ·已有的改进算法第34-38页
     ·模糊自适应PSO(FAPSO)第34-35页
     ·杂交PSO(HPSO)模型第35-36页
     ·离散二进制模型第36页
     ·协同PSO 算法第36-37页
     ·混沌粒子群优化模型第37页
     ·免疫粒子群优化模型第37-38页
第五章 基于中值迭代函数的自适应序列生境粒子群算法第38-47页
   ·引言第38页
   ·基于中值迭代函数的自适应小生境技术第38-40页
     ·算法的基本理论第38-39页
     ·中值迭代函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第39-40页
   ·基于中值迭代函数的自适应序列生境粒子群优化算法第40-41页
     ·基本原理第40页
     ·算法分析第40-41页
     ·适应值函数的修改第41页
   ·数值实验第41-44页
     ·停止原则、参数选择第41页
     ·RMPSO 算法与Beasley 的序列生境遗传算法(SNGA)性能比较第41-43页
     ·RMPSO 算法与Ursem 的基于山谷函数的多目标遗传算法算法(HV-MGA)性能比较第43-44页
   ·复杂高维函数的寻优测试第44-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六章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PID 参数整定中的应用第47-55页
   ·引言第47页
   ·PID 控制原理第47-48页
   ·PID 控制的特点及现有的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第48-49页
     ·PID 控制的特点第48页
     ·现有的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第48-49页
   ·基于中值迭代函数自适应序列生境粒子群算法的PID 参数整定第49-50页
   ·仿真研究第50-54页
     ·采用的性能指标第50-51页
     ·试验结果第51-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本论文的总结第55页
   ·关于未来研究的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类核心词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在UE平台下特征库技术在矿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