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张华查询案底遭拒案”引发的思考 | 第11-14页 |
一、 案情介绍 | 第11页 |
二、 争议焦点 | 第11-12页 |
(一) 张华申请查询案底遭拒的途径和救济手段不畅通 | 第12页 |
(二) 张华申请查询案底的“权利主体”问题 | 第12页 |
(三) 案底是否属于“国家秘密” | 第12页 |
三、 争议的实质 | 第12-14页 |
(一) 案底该不该被查询是行政公开的范围问题 | 第12-13页 |
(二) 行政程序中相对人知情权的保护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案件问题的分析 | 第14-23页 |
一、 案件所涉理论梳理 | 第14-17页 |
(一) 行政公开的概念 | 第14页 |
(二) 行政公开的特征 | 第14-15页 |
(三) 行政公开的分类 | 第15页 |
(四) 行政公开的价值 | 第15-17页 |
1.自然公正原则的体现 | 第16页 |
2.依法行政的要求 | 第16-17页 |
3.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 第17页 |
二、 问题分析 | 第17-19页 |
(一) 缺乏法律保障 | 第17-18页 |
(二) “除外事项”解释过于模糊、宽泛 | 第18页 |
(三) 行政主体权责不明确 | 第18-19页 |
(四) 监督救济体制不健全 | 第19页 |
三、 我国行政公开的现状 | 第19-21页 |
四、 外国行政公开的借鉴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完善 | 第23-26页 |
一、 建立协调统一的行政公开法律体系 | 第23-24页 |
二、 转变行政执法模式 | 第24-25页 |
三、 建立有效的行政公开监督制度和救济途径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个人简历 | 第29-30页 |
后记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