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类材料的动态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2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25页 |
·岩石类材料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实验研究 | 第14-19页 |
·岩石类材料应变率相关性分析 | 第19-21页 |
·岩石类材料动态本构模型研究 | 第21-25页 |
·岩石类材料特征参数的辨识研究 | 第25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2页 |
第二章 岩石类材料动态性能实验研究 | 第32-56页 |
·前言 | 第32-33页 |
·试件备制及实验装置 | 第33-38页 |
·实验试件的备制 | 第33-34页 |
·实验装置的改进 | 第34-38页 |
·花岗岩和混凝土试件的动态压缩性能研究 | 第38-46页 |
·花岗岩和混凝土试件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第38-40页 |
·花岗岩和混凝土试件的动态压缩破碎分析 | 第40-42页 |
·花岗岩和混凝土试件的能量吸收分析 | 第42-46页 |
·花岗岩和混凝土试件的动态拉伸性能研究 | 第46-50页 |
·动态巴西圆盘实验 | 第46-49页 |
·花岗岩和混凝土试件的动态巴西圆盘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岩石类材料在动态压缩荷载下的劈裂破坏分析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第三章 岩石类材料动态断裂分析 | 第56-71页 |
·前言 | 第56-57页 |
·滑移型裂纹模型研究 | 第57-61页 |
·滑移型裂纹模型 | 第57-59页 |
·考虑多裂纹相互作用的滑移型裂纹模型 | 第59-61页 |
·岩石类材料在单轴动态压缩荷载下的动态断裂模型 | 第61-63页 |
·不同应变率下微裂纹特征对材料动态断裂性能的影响 | 第63-67页 |
·微裂纹特征对材料动态断裂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应变率对材料动态断裂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四章 岩石类材料动态本构模型研究 | 第71-95页 |
·前言 | 第71-72页 |
·岩石类材料的统计损伤演化 | 第72-75页 |
·统计损伤变量 | 第73-74页 |
·统计损伤演化方程 | 第74-75页 |
·考虑损伤门槛的损伤演化方程 | 第75页 |
·考虑损伤的动态弹性本构模型研究 | 第75-80页 |
·动态强化因子 | 第75-76页 |
·考虑损伤的动态弹性本构模型的构建 | 第76-77页 |
·非线弹性本构模型的部分参数初定 | 第77-80页 |
·考虑损伤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 第80-92页 |
·元件模型理论 | 第80-86页 |
·考虑损伤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构建 | 第86-90页 |
·考虑损伤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应用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第五章 岩石类材料动态力学参数反演分析研究 | 第95-122页 |
·前言 | 第95-97页 |
·基本遗传算法的原理与操作 | 第97-101页 |
·基本遗传算法的原理与特点 | 第97-99页 |
·基本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第99-101页 |
·基于下山单纯形法的自适应混合遗传算法 | 第101-110页 |
·基于下山单纯形法的混合遗传算法 | 第102-104页 |
·自适应遗传算法 | 第104-105页 |
·反演算法的描述与标定 | 第105-110页 |
·岩石类材料动态力学参数反演分析 | 第110-119页 |
·反演参数及适应度函数的确定 | 第112-113页 |
·反演计算结果分析 | 第113-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2页 |
第六章 应力波在岩石类材料中的传播及数值分析 | 第122-147页 |
·前言 | 第122页 |
·应力波的传播理论 | 第122-133页 |
·应力波在长细杆件中传播 | 第122-130页 |
·应力波在空间介质中传播 | 第130-133页 |
·岩石类材料动态特性的数值分析 | 第133-145页 |
·基于一维波动方程的数值分析 | 第134-138页 |
·基于空间波动方程的数值分析 | 第138-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4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7-151页 |
·结论 | 第147-149页 |
·展望 | 第149-15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151-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