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1-33页 |
·番茄灰霉病及其抗病育种 | 第13-18页 |
·番茄灰霉病特性研究 | 第13-15页 |
·灰霉病病菌的侵染机制 | 第15-16页 |
·灰霉病病菌的危害与传播 | 第16-17页 |
·番茄灰霉病抗病育种 | 第17-18页 |
·遗传标记技术 | 第18-24页 |
·遗传标记的类型 | 第18页 |
·DNA 分子标记技术的分类 | 第18-19页 |
·CAPS 分子标记技术 | 第19页 |
·SSR 分子标记技术 | 第19-21页 |
·AFLP 分子标记技术 | 第21-22页 |
·分子表记辅助选择在育种上的应用 | 第22-24页 |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 | 第24-27页 |
·作图群体的建立 | 第24-25页 |
·番茄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QTL 定位 | 第27-31页 |
·QTL 定位的目的 | 第27-28页 |
·QTL 定位的方法 | 第28-29页 |
·番茄抗病虫基因定位 | 第29-31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1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31-32页 |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3-41页 |
·试验材料 | 第33-35页 |
·母本、父本、F_1 | 第33页 |
·BC_1 群体 | 第33页 |
·灰霉病病菌 | 第33页 |
·CAPS 和SSR 引物 | 第33-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41页 |
·灰霉病菌液的制备与人工接种 | 第35页 |
·番茄基因组DNA 的提取与检测 | 第35-36页 |
·CAPS 分析 | 第36页 |
·SSR 分析 | 第36-39页 |
·数据记录 | 第39页 |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9-40页 |
·QTL 定位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灰霉病抗病性鉴定结果 | 第41-43页 |
·灰霉病性状表型 | 第41-42页 |
·BC_1 分离群体的抗病性分布 | 第42-43页 |
·DNA 的检测结果 | 第43页 |
·CAPS 标记多态性 | 第43-44页 |
·SSR 标记多态性 | 第44-45页 |
·番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45-49页 |
·番茄抗灰霉病QTL 的定位 | 第49-51页 |
4 讨论 | 第51-55页 |
·试验亲本及作图群体的选择 | 第51页 |
·CAPS 和SSR 标记构建连锁图谱 | 第51-52页 |
·番茄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52-53页 |
·番茄灰霉病QTL 分析 | 第53-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构建番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 | 第55页 |
·利用CAPS 和SSR 标记对12 个连锁群进行染色体定位 | 第55页 |
·初步检测到2 个番茄抗灰霉病性状的QTL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