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候选基因分析法克隆基因 | 第13页 |
·表达序列标签(EST)在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DNA 分子标记 | 第15-18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 第16页 |
·单链构象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16-18页 |
·荧光定量PCR 技术 | 第18页 |
·牛的与繁殖相关基因的候选基因 | 第18-21页 |
·待分离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21-31页 |
·α-辅肌动蛋白1 | 第21-22页 |
·Doublesex 和mab-3 相关的转录因子7 | 第22-23页 |
·MYC 引起的核抗原 | 第23-24页 |
·TBP 相关因子2 | 第24-25页 |
·细胞周期蛋白A1 | 第25-26页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第26-28页 |
·凝血噁烷 | 第28-30页 |
·钙-整合素结合蛋白1 | 第30-31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32-50页 |
·试验材料 | 第32-38页 |
·用于新基因多态性寻找、检测和基因型频率研究的DNA 样品 | 第32页 |
·组织样品 | 第32页 |
·培养基、酶及试剂盒 | 第32-34页 |
·菌株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其它试剂的配制 | 第35-3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38页 |
·主要分子生物学数据库及软件 | 第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48页 |
·候选基因cDNA 的克隆 | 第38-43页 |
·牛两个基因的SNPs 寻找 | 第43-45页 |
·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45-48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8-50页 |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 第48页 |
·多态信息含量(PIC) | 第48页 |
·有效等位基因数(Ne) | 第48页 |
·群体杂合度(He) | 第48-49页 |
·Hardy-Weinberg 平衡检测 | 第49页 |
·统计模型 | 第49-5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0-97页 |
·总RNA 的提取与检测 | 第50页 |
·牛ACTN1 基因CDNA 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0-57页 |
·ACTN1 基因cDNA 克隆 | 第50-51页 |
·ACTN1 基因cDNA 序列分析 | 第51-52页 |
·ACTN1 基因cDNA 所推导的蛋白质特性 | 第52-56页 |
·ACTN1 基因的电子定位 | 第56-57页 |
·ACTN1 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 第57页 |
·其他几个基因CDNA 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7-85页 |
·牛Dmrt7 基因的cDNA 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7-61页 |
·牛Mina53 基因cDNA 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1-65页 |
·牛Trf2 基因cDNA 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5-70页 |
·牛C181 基因cDNA 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0-73页 |
·牛Txa21 基因cDNA 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3-78页 |
·牛 CyclinA1 基因cDNA 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8-81页 |
·牛 GDNF 基因cDNA 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81-85页 |
·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 第85-91页 |
·牛 Dmrt7 基因的遗传变异 | 第85-86页 |
·牛 ACTN1 基因的遗传变异 | 第86-91页 |
·基因多态性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 | 第91-92页 |
·ACTN1 基因第13 内含子-669 位点SNP 与产犊数的关联分析 | 第91页 |
·ACTN1 基因第15 内含子-227 和内含子10-3124 位点与产犊数的关联分析 | 第91-92页 |
·ACTN1 基因第15 内含子-227 和第10 内含子-3124 位点连锁不平衡 | 第92页 |
·REAL-TIME 定量PCR | 第92-95页 |
·Trf2 基因的表达特征 | 第92-93页 |
·Mina53 基因的表达特征 | 第93-95页 |
·DMRT7 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95-97页 |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 第95-96页 |
·获得含重组表达质粒的表达菌种 | 第96页 |
·诱导表达 | 第96-9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97-110页 |
·关于RNA 操作的讨论 | 第97-98页 |
·总RNA 提取中的质量控制 | 第97-98页 |
·DNA 提取质量控制 | 第98页 |
·关于PCR 反应 | 第98-100页 |
·引物设计 | 第98-99页 |
·引物的模板 | 第99页 |
·关于PCR 产物污染 | 第99-100页 |
·关于基因分离 | 第100-101页 |
·RACE 技术在CDNA 全长克隆中的应用 | 第101-102页 |
·关于基因的SNPS 筛查及SNP 的群体遗传检测 | 第102-104页 |
·关于SNPs 的筛查 | 第102-103页 |
·SNPs 的群体遗传检测 | 第103-104页 |
·关于基因型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104-106页 |
·ACTN1 基因多态性及群体遗传分析 | 第104-105页 |
·ACTN1 基因与产仔数的的关系 | 第105-106页 |
·关于基因的组织表达 | 第106-107页 |
·生物信息学在核酸、蛋白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 第107-110页 |
·生物信息学在核酸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 第107-108页 |
·生物信息学在蛋白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 第108-110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110-113页 |
·本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 第110-111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1页 |
·值得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2页 |
附录 | 第122-128页 |
附录一 GENBANK 收录的牛ACTN1 基因的CDNA 序列 | 第122-124页 |
附录二 GENBANK 收录的牛TRF2 基因的CDNA 序列 | 第124-125页 |
附录三 GENBANK 收录的牛DMRT7 基因的CDNA 序列 | 第125-128页 |
中英文缩写和对照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作者简介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