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海洋标量场要素并行可视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0 前言第10-12页
 一 课题的意义第10-11页
 二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1页
 三 论文结构第11-12页
1 并行可视化概述第12-23页
   ·科学计算可视化第12-14页
     ·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可视化的过程与分类第13-14页
     ·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第14页
   ·体绘制技术原理第14-19页
     ·数据场的表示及采样第14-15页
     ·体绘制光照模型与合成公式第15-17页
     ·体绘制算法分类第17-18页
     ·体绘制加速方法第18-19页
   ·生成并行图形方法分类第19-22页
     ·图形生成中的并行性第19-20页
     ·并行处理模型第20-21页
     ·并行图形算法的性能评价与分析第21-22页
   ·小结第22-23页
2 并行可视化运行环境第23-26页
   ·计算机集群的建立第23-24页
     ·MPI 介绍第23页
     ·基于MPI 的Linux 计算机机群第23-24页
   ·VTK 介绍第24-26页
3 并行体绘制算法概述第26-39页
   ·并行体绘制算法分类第26-28页
   ·影响算法的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第28-31页
     ·数据的相关性第28-29页
     ·任务和数据划分第29页
     ·负载平衡第29-30页
     ·图像合成第30-31页
   ·并行体绘制技术的主要发展第31-38页
     ·专用体绘制硬件第31-32页
     ·并行 Splatting 方法第32-33页
     ·基于 SIMD 的并行光线投射第33页
     ·基于 MIMD 的并行光线投射第33-35页
     ·基于k-d 树的图像合成并行体绘制第35-37页
     ·非规则数据场的并行体绘制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4 海洋标量场并行可视化第39-54页
   ·体绘制分类介绍第39-40页
     ·光线投射算法第39页
     ·足迹算法第39页
     ·错切-变换算法第39-40页
   ·shear-warp 错切-变换算法实现第40-43页
     ·数据建模第40-42页
     ·绘制第42页
     ·实验结果第42-43页
   ·并行错切-变换体绘制第43-49页
     ·基于流水线的并行算法第44-46页
     ·实验采用动态数据分布的并行算法第46-49页
   ·并行算法实现第49-50页
   ·两种绘制方法比较第50-52页
   ·小结第52-54页
5 总结及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历第60页
个人论文发表情况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daBoost的集装箱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框架语义的中文本体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