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北京国际金融中心构建研究

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引言第8-10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页
   ·相关理论成果综述第8-9页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9页
   ·创新及不足之处第9-10页
2 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第10-14页
   ·金融中心的内涵、分类及功能第10-11页
     ·金融中心的内涵第10页
     ·金融中心的分类第10-11页
     ·金融中心的功能第11页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回顾第11-13页
     ·第一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第11页
     ·第二阶段──两次大战之间伦敦、纽约双雄并举第11-12页
     ·第三阶段──二战后初期纽约取代伦敦,苏黎世悄然崛起第12页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化、多层次格局形成第12-13页
   ·金融中心的产生模式第13-14页
     ·经济推动模式第13页
     ·政府主导模式第13页
     ·两种模式的比较第13-14页
3 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经验及借鉴第14-19页
   ·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状况第14-15页
     ·纽约的外汇市场第14页
     ·纽约的货币市场第14页
     ·纽约的资本市场第14-15页
     ·纽约的金融监管制度第15页
   ·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分析第15-16页
     ·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必备条件第15-16页
     ·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辅助条件第16页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第16-19页
     ·金融中心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第17页
     ·许多国家都有不同层次的金融中心第17-18页
     ·世界许多国家的首都都是金融中心第18页
     ·政府在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18-19页
4 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分析第19-35页
   ·北京经济发展概况第19-21页
     ·2008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数额增长,增速减缓第19页
     ·2008年第三产业在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中比重较大第19-20页
     ·2008年北京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上升,增速呈先抑后扬态势第20-21页
     ·2008年北京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较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第21页
   ·北京金融发展概况第21-23页
     ·北京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22页
     ·金融机构向首都聚集态势更为明显第22页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取得新进展第22-23页
     ·市属金融企业重组改革、防范金融风险水平提升第23页
   ·北京金融发展的特点第23-26页
     ·北京是国内金融业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第23-24页
     ·北京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第24页
     ·北京功能区建设贡献突出第24-26页
     ·北京是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第26页
   ·北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发展状况分析第26-29页
     ·北京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第26-27页
     ·北京证券业发展状况分析第27-28页
     ·北京保险业发展状况分析第28-29页
   ·北京金融发展的结构分析第29-33页
     ·北京金融机构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第29-30页
     ·银行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占绝对主体地位,北京金融发展刚起步第30-31页
     ·银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特征第31-32页
     ·北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第32-33页
   ·北京和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第33-35页
     ·北京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劣势分析第33页
     ·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劣势分析第33-34页
     ·北京和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侧重方向第34-35页
5 构建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第35-42页
   ·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和模式选择第35页
     ·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第35页
     ·构建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第35页
   ·按功能区规划的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框架第35-40页
     ·金融街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建议第36-37页
     ·CBD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建议第37-38页
     ·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建议第38-39页
     ·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建议第39-40页
   ·北京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策略探索第40-42页
     ·推广与外资银行间的竞争性合作,加强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交流与合作第40-41页
     ·完善征信体系,改善投资软环境,打造信用北京的优良品牌第41页
     ·增强政策透明度,培养和吸引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41页
     ·同步建设金融中心与经济中心,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第41-42页
6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47页
详细摘要第47-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