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序 | 第12-20页 |
1 绪论 | 第20-38页 |
·选题背景 | 第20-26页 |
·国家节能战略 | 第20-21页 |
·建筑节能战略 | 第21-2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6页 |
·研究范围与目的 | 第26-27页 |
·研究范围 | 第26-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7-34页 |
·关于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 | 第27-29页 |
·关于建筑节能经济效益研究 | 第29页 |
·与建筑节能外部性相关的研究 | 第29-30页 |
·关于建筑节能的博弈论研究 | 第30-31页 |
·关于我国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研究 | 第31页 |
·关于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 | 第31-34页 |
·论文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34-38页 |
·论文逻辑结构 | 第34-36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36-38页 |
2 我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及经济激励现状 | 第38-53页 |
·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 第38-45页 |
·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概念及内容 | 第38-41页 |
·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现状 | 第41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介绍 | 第41-45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现状 | 第45-52页 |
·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现状 | 第45-48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现状 | 第48-49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相关法规 | 第49-50页 |
·我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3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效益分析 | 第53-75页 |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经济效益分析框架 | 第53-60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全寿命周期 | 第53-54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 第54-57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 | 第57-60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分析 | 第60-64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增量成本分析 | 第60-61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增量效益分析 | 第61-64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增量经济效益测算 | 第64-67页 |
·建筑围护结构与居住小区节能改造的增量经济效益测算 | 第64-65页 |
·热源热网节能改造的增量经济效益测算 | 第65-66页 |
·建筑围护结构与热源热网节能改造的增量效率比较 | 第66-67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效益分析案例 | 第67-73页 |
·改造内容与方案 | 第67-68页 |
·改造方案的成本估算 | 第68-69页 |
·改造方案的经济效益测算 | 第69-72页 |
·改造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 | 第72-73页 |
·本案例启示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4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 | 第75-98页 |
·外部性基本理论 | 第75-80页 |
·外部性概念、数学表述与度量 | 第75-77页 |
·外部性的内部化方法 | 第77-80页 |
·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外部性分析 | 第80-93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外部性概念与分类 | 第80-82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外部性度量基本公式 | 第82-83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与供热计量收费体制改革的关系 | 第83-85页 |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外部性大小度量 | 第85-87页 |
·室内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的外部性大小度量 | 第87-91页 |
·热源热网节能改造的外部性大小度量 | 第91-93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外部性汇总 | 第93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度量案例 | 第93-97页 |
·改造内容与方案 | 第94页 |
·节能效果测算的基本参数 | 第94页 |
·改造项目的节能效果测算 | 第94-95页 |
·改造项目的减排量测算 | 第95页 |
·改造项目的外部性测算 | 第95-97页 |
·本案例启示 | 第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5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机制研究 | 第98-127页 |
·经济激励的主体分析 | 第98-103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98-101页 |
·政府与社会主体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101-103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主体确定 | 第103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对象分析 | 第103-108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需求方 | 第103-105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供给方 | 第105-106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供求曲线分析 | 第106-107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对象分析 | 第107-108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政策类型研究 | 第108-115页 |
·财政补贴政策 | 第108-110页 |
·税收优惠政策 | 第110-112页 |
·财政补贴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对比分析 | 第112-115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模式分析 | 第115-1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第115-117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委托代理模型建立 | 第117-118页 |
·信息对称情况下的经济激励模式分析 | 第118-120页 |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经济激励模式分析 | 第120-121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强度分析 | 第121-125页 |
·确定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强度的基本原则 | 第121-123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强度的确定 | 第123页 |
·确定经济激励强度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 第123-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6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建议 | 第127-161页 |
·国外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与经验借鉴 | 第127-135页 |
·国外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 | 第127-130页 |
·德国、波兰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 | 第130-133页 |
·国外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经验借鉴 | 第133-135页 |
·设计经济激励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 第135-142页 |
·设计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的基本原则 | 第135页 |
·影响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的主要因素 | 第135-138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的基本框架 | 第138-139页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的组合模式 | 第139-142页 |
·居民与节能改造主体出资比例可行性分析 | 第142-148页 |
·居民出资比例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2-145页 |
·节能改造主体出资比例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5-148页 |
·建筑围护结构与室内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建议 | 第148-154页 |
·节能改造经济激励主体与对象 | 第148-149页 |
·财政补贴政策 | 第149-151页 |
·信贷优惠政策 | 第151-152页 |
·税收优惠政策 | 第152页 |
·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内容汇总 | 第152-154页 |
·热源热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政策建议 | 第154-159页 |
·节能改造经济激励主体与对象 | 第154-155页 |
·财政补贴政策 | 第155-157页 |
·税收优惠政策 | 第157-158页 |
·信贷优惠政策 | 第158-159页 |
·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内容汇总 | 第159页 |
·本章小结 | 第159-161页 |
7 结论 | 第161-165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162页 |
·本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第162-163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63-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3页 |
作者简历 | 第173-17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