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射频识别系统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第14-15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本文的结构第15-17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论文的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RFID系统分析第17-29页
   ·RFID的物理学基础第17-20页
     ·电感耦合第17-18页
     ·电磁耦合第18-20页
   ·RFID系统概述第20-23页
     ·电子标签第21-22页
     ·阅读器第22-23页
   ·通信协议及空中接口标准第23-26页
     ·EPCglobal第23-25页
     ·ISO第25-26页
   ·基带编码第26-29页
第三章 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第29-37页
   ·检错码第29-32页
   ·多路存取法第32-33页
     ·空分多路(SDMA)法第32-33页
     ·频分多路(FDMA)法第33页
     ·时分多路(TDMA)法第33页
     ·码分多路(CDMA)法第33页
   ·RFID安全认证协议第33-37页
     ·物理机制第33-34页
     ·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机制第34-37页
第四章 标签的抗冲突问题第37-54页
   ·二进制树搜索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第40-44页
     ·二进制树搜索基本算法第40-41页
     ·改进的二进制树搜索算法第41-44页
   ·ALOHA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第44-47页
     ·普通ALOHA第44-45页
     ·时隙ALOHA算法第45-46页
     ·动态时隙ALOHA算法(DFSA)第46-47页
   ·二进制树搜索算法和DFSA的融合算法—动态时隙ALOHA算法的改进第47-51页
     ·分组动态ALOHA算法的软件实现第47-50页
     ·性能分析第50页
     ·仿真结果第50-51页
   ·基于CSMA/CD的抗冲突算法第51-54页
第五章 RFID的应用第54-57页
   ·车载RFID系统第54-55页
   ·二代身份证第55-56页
   ·食品追溯第56-57页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57-58页
   ·总结第57页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个疲劳参数的驾驶员疲劳检测
下一篇: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