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符号与缩略语英汉对照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7页 |
1 水稻株高突变体定义和分类 | 第14-16页 |
2 水稻株高性状的遗传与定位研究 | 第16-25页 |
·株高性状的遗传 | 第16-17页 |
·株高性状的基因定位 | 第17-20页 |
·株高基因的克隆 | 第20-25页 |
3 水稻株高基因的育种利用 | 第25-27页 |
·水稻矮生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水稻隐性高秆基因eui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4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第27-37页 |
·概述 | 第27页 |
·分子标记的类型 | 第27-34页 |
·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 第34-37页 |
第二章 籼稻高秆突变体9311HR-T的株高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 第37-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4页 |
·供试材料 | 第38-3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9-41页 |
·方法 | 第41-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6页 |
·突变体9311HR-T与野生型的形态与农艺性状的比较 | 第44-48页 |
·突变体高秆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48-50页 |
·DT1基因的图位克隆 | 第50-56页 |
3 讨论 | 第56-59页 |
·高秆突变体9311HR-T及其高秆基因DT1的育种利用 | 第56-57页 |
·高秆基因DT1的精细定位结果 | 第57-59页 |
第三章 水稻双矮品系的获得与半矮秆基因sd-h(t)的定位 | 第59-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供试材料 | 第6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0页 |
·试验设计 | 第60-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71页 |
·双矮品系的获得 | 第62-63页 |
·农艺性状比较 | 第63-65页 |
·双矮品系的遗传分析 | 第65-68页 |
·02428ha突变基因的分子定位 | 第68-71页 |
3 讨论 | 第71-74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74-77页 |
1 全文结论 | 第74-75页 |
·籼稻高秆突变体9311HR-T的株高遗传分析与基因DT1的精细定位 | 第74-75页 |
·水稻双矮品系的获得与半矮秆基因sd-h(t)的定位 | 第75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