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16页 |
|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与治疗 | 第10-11页 |
| ·概述 | 第10页 |
| ·发病机制 | 第10页 |
| ·病理分型 | 第10页 |
| ·治疗 | 第10-11页 |
| 2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1-12页 |
|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1-12页 |
| ·病因病机 | 第12页 |
| ·辨证分型 | 第12页 |
| 3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 第12-16页 |
| ·汤药内服法 | 第12页 |
| ·成药 | 第12-13页 |
| ·穴位治疗 | 第13页 |
| ·耳穴治疗 | 第13-16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6-22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 ·病例选择 | 第16页 |
| ·诊断标准 | 第16页 |
| ·辨证标准 | 第16页 |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6-17页 |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7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 ·分组方法 | 第17页 |
|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第17-19页 |
| ·不良反应的记录与评价 | 第19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2-28页 |
| 1 耳穴疗法 | 第22-25页 |
| ·耳穴疗法的发展 | 第22-23页 |
| ·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 第23-24页 |
| ·耳廓各神经来源的分布区 | 第24页 |
| ·耳穴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神经支配的关系 | 第24-25页 |
| ·穴位的选择 | 第25页 |
| 2 肝郁气滞证 | 第25-26页 |
| 3 疗效的分析 | 第26-28页 |
| 结语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4页 |
| 附录 | 第34-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