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观花树木类论文--牡丹论文

中国牡丹文化的综合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引言第10-13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花文化第13-15页
   ·花卉与花卉文化第13页
   ·花文化的内涵第13-14页
   ·花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简述第14-15页
第二章 牡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第15-22页
   ·牡丹释名第15页
   ·牡丹的栽培历史起源第15-19页
     ·生物学考证第15-16页
     ·历史学考证第16-19页
   ·牡丹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第19-21页
   ·牡丹文化的现代发展第21-22页
第三章 牡丹文化的表现形式第22-32页
   ·牡丹的花语花趣第22-23页
   ·牡丹的神话传说和典故第23-24页
     ·牡丹由来与洛阳牡丹的传说第23页
     ·汉牡丹传说第23-24页
     ·国色天香第24页
     ·牡丹花妖第24页
   ·牡丹诗词歌赋第24-28页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之美第25-26页
       ·牡丹的“国色”第25页
       ·牡丹的“天香”第25-26页
       ·牡丹的“神韵”第26页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牡丹地位第26-27页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赏花风尚第27页
     ·芳姿艳质压群葩,劲骨刚心高万卉──牡丹花品第27-28页
   ·牡丹艺术第28-30页
     ·牡丹绘画艺术第28-29页
     ·牡丹插花艺术第29-30页
     ·牡丹纹饰艺术第30页
   ·牡丹民俗第30-31页
   ·国花的有力竞争者第31-32页
第四章 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第32-40页
   ·牡丹景观第32-33页
     ·园林中的牡丹景观第32-33页
     ·牡丹景观的文化及美学价值第33页
   ·园林艺术中的牡丹美学第33-36页
     ·花文化与古代园林史第33-34页
     ·牡丹与古代园林第34-36页
       ·皇家园林第34-35页
       ·寺庙园林第35页
       ·私家园林第35-36页
   ·牡丹在园林绿化中的功能第36-37页
   ·牡丹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第37-40页
     ·牡丹的园林应用形式第37-39页
       ·群植、丛植、孤植第37页
       ·牡丹花带、花境、花台第37页
       ·牡丹盆花、盆景第37-38页
       ·牡丹专类园第38-39页
     ·牡丹与其他植物的搭配第39-40页
第五章 古牡丹资源第40-45页
   ·古树名木第40页
   ·古牡丹现状第40-45页
     ·古牡丹资源价值第41页
     ·古牡丹资源简介第41-45页
       ·内蒙古自治区古牡丹第41-42页
       ·河北古牡丹第42页
       ·山西古牡丹第42页
       ·甘肃古牡丹第42-43页
       ·山东古牡丹第43页
       ·河南古牡丹第43页
       ·江苏古牡丹第43页
       ·安徽古牡丹第43-44页
       ·湖北古牡丹第44页
       ·上海古牡丹第44页
       ·浙江古牡丹第44页
       ·云南古牡丹第44页
       ·广东古牡丹第44-45页
第六章 牡丹实用产品开发第45-48页
   ·牡丹花馔第45-47页
     ·花馔第45-46页
     ·牡丹花馔第46-47页
   ·牡丹药用价值第47页
   ·牡丹保健品第47-48页
   ·牡丹苗木产业第48页
第七章 牡丹资源与旅游文化第48-53页
   ·牡丹资源分布状况第48-50页
     ·野生牡丹资源分布第48-49页
     ·栽培牡丹品种分布第49-50页
   ·牡丹文化与旅游开发第50-51页
   ·牡丹旅游发展的瓶颈第51-52页
     ·花期较短、季节性波动大第51页
     ·牡丹旅游主题定位不准确第51-52页
     ·旅游环境滞后第52页
   ·发展方向和建议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图版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导功能探析
下一篇:意识形态理论视角下的“文明冲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