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8-12页 |
一、角色的概念 | 第8-9页 |
二、冲突的概念 | 第9-10页 |
三、性别角色概念 | 第10-11页 |
四、职业角色概念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一、女性研究中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冲突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二、男性研究中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冲突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局限性 | 第14-16页 |
第2章 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冲突的形成及表现 | 第16-27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6页 |
一、社会性别理论 | 第16页 |
二、冲突理论 | 第16页 |
第二节 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冲突的分类 | 第16-19页 |
一、角色冲突 | 第16-17页 |
二、角色冲突分类 | 第17-18页 |
三、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冲突的分类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冲突的形成 | 第19-27页 |
一、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内冲突的形成 | 第19-20页 |
二、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间冲突的形成 | 第20-22页 |
三、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类冲突的形成 | 第22-27页 |
第3章 对南宁市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冲突的实证调查研究 | 第27-35页 |
第一节 调查过程 | 第27-28页 |
一、样本的选取 | 第27页 |
二、样本的构成 | 第27页 |
三、调查的过程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对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冲突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28-35页 |
一、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冲突的基本统计量及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三、冲突产生原因的基本统计量及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第4章 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 | 第35-39页 |
第一节 角色期望、利益及扮演能力差异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人的生理差异 | 第36页 |
第三节 传统社会劳动分工模式 | 第36-37页 |
第四节 传统性别观念 | 第37页 |
第五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因素 | 第37-39页 |
第5章 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的反冲突研究 | 第39-43页 |
第一节 调整角色期望,搞好不同角色利益之间的取舍 | 第39-40页 |
一、调整角色期望 | 第39页 |
二、搞好不同角色利益之间的取舍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提高个体角色扮演能力 | 第40页 |
第三节 倡导新型的角色观念 | 第40-41页 |
一、倡导新型的性别角色观念 | 第40-41页 |
二、倡导新型的职业角色观念 | 第41页 |
第四节 破除传统文化观念,增强男性和女性的平等意识 | 第41页 |
第五节 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开放程度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件一 | 第48-50页 |
附件二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