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玉米病虫害论文

玉米和芦笋中腐马素的污染分析及拟南芥对FB1的抗性机理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英文缩略词第14-24页
第1章 绪论第24-70页
   ·腐马素的概述第24-26页
     ·概述第24页
     ·腐马素理化性质第24-26页
   ·腐马素的毒理研究第26-28页
   ·农产品中腐马素污染第28-31页
     ·世界各国对农产品中腐马素的研究第28-29页
     ·我国腐马素污染的研究第29-31页
   ·影响腐马素产生的因素第31-35页
     ·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第31-33页
     ·产毒菌株侵染的材料第33-34页
     ·外界环境因素第34-35页
   ·腐马素安全性控制研究第35-37页
     ·采前安全性控制第35-36页
     ·采后安全性控制第36-37页
   ·腐马素生物合成机理研究第37-43页
     ·腐马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第37-38页
     ·腐马素生物合成基因与途径第38-42页
     ·腐马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第42-43页
   ·腐马素及产毒菌检测分析方法第43-48页
     ·腐马素检测方法第43-46页
     ·腐马素产毒菌株检测方法第46-48页
   ·腐马素B1在植物中致病性研究第48-54页
     ·FB_1在植物中的致病机理第48-50页
     ·FB_1诱导的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第50-52页
     ·抗FB_1突变体研究第52-54页
   ·拟南芥中芥子油苷研究第54-65页
     ·芥子油苷的化学结构及代谢第54-57页
     ·芥子油苷生物合成与调控第57-62页
     ·芥子油苷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功能研究第62-65页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第65-70页
     ·立题依据第65-67页
     ·研究目标第67-70页
第2章 HPLC-ELSD腐马素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第70-84页
   ·引言第70-71页
   ·材料与方法第71-75页
     ·实验材料第71-73页
     ·实验方法第73-75页
   ·结果与分析第75-80页
     ·HPLC-OPA衍生法的建立第75-77页
     ·HPLC-ELSD方法的建立第77-79页
     ·HPLC-ELSD法对玉米样品中腐马素的分析第79-80页
   ·讨论第80-83页
     ·HPLC-ELSD方法与HPLC-OPA方法比较分析第80-81页
     ·来自不同地区玉米中腐马素污染状况分析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3章 食管癌高发区玉米及其玉米制品中腐马素污染状况分析第84-92页
   ·引言第84-85页
   ·材料与方法第85页
     ·实验材料第85页
     ·实验方法第85页
   ·结果与讨论第85-89页
   ·本章小结第89-92页
第4章 我国不同地区玉米的腐马素与镰刀菌污染及菌株产毒分析第92-112页
   ·引言第92-93页
   ·材料与方法第93-100页
     ·实验材料第93-95页
     ·实验方法第95-100页
   ·结果与分析第100-107页
     ·玉米中镰刀菌及产毒菌污染状况第100-102页
     ·PCR检测及测序分析第102-103页
     ·玉米中分离菌株产毒能力分析第103-107页
   ·讨论第107-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5章 浙江省不同地区芦笋的腐马素与镰刀菌污染及菌株产毒分析第112-128页
   ·引言第112-113页
   ·材料与方法第113-116页
     ·实验材料第113-114页
     ·实验方法第114-116页
   ·结果与分析第116-123页
     ·芦笋中腐马素及产毒菌株污染状况第116-120页
     ·PCR检测及测序分析第120-121页
     ·芦笋中分离菌株的产毒能力分析第121-123页
   ·讨论第123-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第6章 拟南芥中抗腐马素B1突变体的筛选及初步研究第128-144页
   ·引言第128-129页
   ·材料与方法第129-132页
     ·实验材料第129-130页
     ·实验方法第130-132页
   ·结果与分析第132-139页
     ·抗FB_1突变体筛选方法的确定第132页
     ·两个fbr突变体的抗性分析第132-136页
     ·正常生长条件下fbr41和fbr42性状分析第136-139页
   ·讨论第139-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第7章 芥子油苷在拟南芥对FB_1抗性中的作用第144-162页
   ·引言第144-145页
   ·材料与方法第145-149页
     ·实验材料第145-146页
     ·实验方法第146-149页
   ·结果与分析第149-157页
     ·拟南芥中芥子油苷对FB_1的响应第149-152页
     ·芥子油苷突变体对FB_1抗性分析第152-154页
     ·芥子油苷生物合成途径对FB_1的响应第154-155页
     ·抗FB_1突变体中芥子油苷及合成途径对FB_1的响应第155-157页
   ·讨论第157-161页
   ·本章小结第161-162页
第8章 结论、创新点与后续展望第162-166页
   ·结论第162-163页
   ·创新点第163页
   ·后续展望第163-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86页
附件1第186-194页
致谢第194-195页
作者简历第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药残留检测的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果蝇碱性神经酰胺酶(DaCER)特征化及其在发育、存活和繁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