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镁合金及其腐蚀学性能 | 第11-14页 |
·耐蚀镁合金 | 第12页 |
·镁合金的腐蚀学行为 | 第12-14页 |
·镁合金的腐蚀产物 | 第14页 |
·镁合金的生物可降解性 | 第14页 |
·镁合金腐蚀控制方法 | 第14-17页 |
·控制冶金因素 | 第14-16页 |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工艺 | 第16-17页 |
·镁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微弧氧化工艺 | 第17-18页 |
·微弧氧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0-29页 |
·试验用原料 | 第20-22页 |
·微弧氧化设备 | 第22-23页 |
·微弧氧化复合涂层的制备 | 第23-25页 |
·复合涂层的成分设计 | 第23-24页 |
·复合涂层制备工艺 | 第24-25页 |
·涂层厚度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涂层组织结构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SEM 分析 | 第26页 |
·能谱分析 | 第26页 |
·XRD 物相分析 | 第26页 |
·傅立叶变化红外吸收光谱 | 第26页 |
·X-射线光电子谱 | 第26-27页 |
·涂层腐蚀学测试方法 | 第27-29页 |
·动电位电极法 | 第27页 |
·模拟体液中(SBF)的浸泡腐蚀 | 第27-28页 |
·耐盐雾腐蚀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第3章 不同添加剂改性微弧氧化涂层的组织结构与形成机理 | 第29-50页 |
·TiO_2-sol 改性涂层的生长与组织结构 | 第29-42页 |
·Si-K-Ti 涂层的生长 | 第29-32页 |
·Si-K-Ti 涂层的组织结构 | 第32-35页 |
·Si-P-Ti 涂层的生长 | 第35-39页 |
·Si-P-Ti 涂层的组织结构 | 第39-42页 |
·K_2ZrF_6-Ca(H_2P0_4)_2 改性微弧氧化涂层的生长与组织结构 | 第42-49页 |
·Si-Zr-Ca 涂层的生长 | 第42-46页 |
·Si-Zr-Ca 涂层的组织结构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微弧氧化复合生物涂层的腐蚀学性能 | 第50-80页 |
·Si-K-Ti 微弧氧化复合涂层的腐蚀学性能 | 第50-54页 |
·模拟体液中复合涂层的腐蚀学性能 | 第50-52页 |
·3.5wt.% NaCl 溶液中复合涂层的腐蚀学性能 | 第52-54页 |
·Si-P-Ti 微弧氧化复合涂层的腐蚀学性能 | 第54-57页 |
·模拟体液中复合涂层的腐蚀学性能 | 第54-55页 |
·3.5wt.% NaCl 溶液中复合涂层的腐蚀学性能 | 第55-57页 |
·Si-Zr-Ca 微弧氧化复合涂层的腐蚀学性能 | 第57-59页 |
·模拟体液中复合涂层的腐蚀学性能 | 第57-58页 |
·3.5wt.% NaCl 溶液中复合涂层的腐蚀学性能 | 第58-59页 |
·不同涂层在SBF 中的浸泡腐蚀学行为 | 第59-65页 |
·浸泡腐蚀后表面宏观形貌 | 第59-61页 |
·浸泡腐蚀过程中涂层失重与SBF 浓度变化 | 第61-65页 |
·AZ91 基体与涂层试腐蚀后组织结构 | 第65-73页 |
·AZ91 基体腐蚀后组织结构 | 第65-66页 |
·Si-K-Ti 涂层试样腐蚀后组织结构 | 第66-69页 |
·Si-P-Ti 涂层试样腐蚀后组织结构 | 第69-71页 |
·Si-Zr-Ca 涂层试样腐蚀后组织结构 | 第71-73页 |
·腐蚀产物物相分析 | 第73-75页 |
·不同涂层在5wt.% NaCl 溶液中的盐雾腐蚀学行为 | 第75-77页 |
·涂层试样在SBF 中的腐蚀失效机制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