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动态仿真及其优化配置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5页
     ·选题依据第11-12页
     ·选题意义第12-1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第17-22页
     ·研究思路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创新点第20-22页
第2章 有关保障性住房研究的文献综述第22-43页
   ·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内涵及功能第22-25页
     ·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内涵第22-24页
     ·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功能第24-25页
   ·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方面的研究第25-30页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研究第25-28页
     ·住房保障制度运行效率的分析研究第28-29页
     ·保障性住房融资及盈利模式研究第29-30页
   ·城镇保障性住房问题研究现状综述第30-36页
     ·对城镇保障性住房政策方面的研究现状第30-32页
     ·对城镇保障性住房水平方面的研究现状第32-34页
     ·对城镇保障性住房管理运行方面的研究现状第34-36页
   ·部分国家(地区)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比较研究第36-43页
     ·政府直接建房方式第36-38页
     ·政府间接参与方式第38-40页
     ·政府补贴方式第40-43页
第3章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的影响因素及其回归分析第43-78页
   ·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3-47页
     ·从需求的角度考察保障性住房规模的影响因素第43-45页
     ·从供给能力的角度考察保障性住房规模的影响因素第45-46页
     ·供需双方均有影响的因素第46-47页
   ·协整理论与方法概述第47-55页
     ·时间序列模型及检验方法第47-51页
     ·序列相关理论及检验方法第51-53页
     ·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第53-54页
     ·Granger因果检验第54-55页
   ·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影响因素间的回归关系实证研究第55-78页
     ·研究数据的选择及符号说明第56-62页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第62-64页
     ·因素系统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64-65页
     ·回归关系的建立第65-76页
     ·回归结果分析第76-78页
第4章 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的动态仿真研究第78-111页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概述第78-84页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简史第78-79页
     ·系统动力学内涵特点第79-80页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第80-82页
     ·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第82-83页
     ·Vensim软件第83-84页
   ·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SD模型的构建第84-93页
     ·模型建立的相关说明第84-85页
     ·保障性住房规模系统的因果关系图第85-86页
     ·建立五颗流率基本入树第86-92页
     ·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SD模型流图第92-93页
   ·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SD模型的仿真与分析第93-102页
     ·初始值与分段表函数的确定第93页
     ·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SD模型流图的基本方程第93-95页
     ·模型检验与灵敏度分析第95-99页
     ·主要输出指标趋势图第99-100页
     ·主要输出指标趋势分析第100-102页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的政策性试验第102-111页
     ·调控商品房价格的增长速度第102-104页
     ·调控财政收入中的社会保障性支出比例第104-105页
     ·调控变量综合仿真第105-111页
第5章 城镇保障性住房优化配置研究第111-138页
   ·基于博弈分析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与配置第111-125页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第111-114页
     ·符号说明与基本假设第114-115页
     ·购房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第115-117页
     ·购房者与政府之间博弈的均衡解第117-119页
     ·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博弈第119-121页
     ·开发商与富人之间的博弈第121-122页
     ·开发商与富人之间博弈的纳什均衡解第122-123页
     ·现状分析第123-125页
   ·城镇保障性住房分配优化模型研究第125-138页
     ·模糊综合评价的相关理论第125-127页
     ·模型假设与相关名词第127-128页
     ·保障性住房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第128页
     ·保障性住房属性的综合评价第128-130页
     ·确定资格人的属性重视度第130-131页
     ·分配满意度的度量第131-132页
     ·建立保障性住房分配0—1规划模型第132-133页
     ·实例分析第133-138页
第6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138-14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38-140页
   ·改进政府调控方式,动态调整保障性住房的适度规模第140-142页
   ·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提高住房保障科学管理服务水平第142-143页
   ·完善监管措施,严格控制销售对象第143-145页
第7章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第145-149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45-147页
   ·研究展望第147-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6页
附录A Matlab程序第156-158页
附录B Lingo程序第158-159页
附录C 评价表第159-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62-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延力反馈遥操作系统的跟踪性能及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TiO2基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污染物降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