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中操纵比赛犯罪及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导论 | 第9-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理论依据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关于操纵比赛的犯罪认定的观点 | 第9-11页 |
| ·关于竞技体育中操纵比赛预防的现状评述 | 第11页 |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研究的重点 | 第12页 |
| ·研究的难点 | 第12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 2 竞技体育中操纵比赛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3-16页 |
| ·裁判员受贿 | 第13页 |
| ·相关人员参与赛事赌博 | 第13-14页 |
| ·单位犯罪 | 第14-16页 |
| ·赛场上虚报运动员个人资料 | 第14-15页 |
| ·幕后交易 | 第15-16页 |
| 3 竞技体育中操纵比赛犯罪的危害性 | 第16-17页 |
| ·违背体育公平竞争原则 | 第16页 |
| ·影响正常的比赛秩序 | 第16页 |
| ·阻碍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 | 第16页 |
| ·破坏相关单位形象 | 第16-17页 |
| 4 国外对竞技体育中操纵比赛犯罪的经验借鉴 | 第17-20页 |
| ·制定相关法律、司法主动介入 | 第17-18页 |
| ·对竞技体育领域行贿受贿罪的打击 | 第17-18页 |
| ·对竞技体育赌博的打击 | 第18页 |
| ·加强裁判监督工作 | 第18-19页 |
| ·设立体育法庭 | 第19-20页 |
| 5 我国现行法律对打击操纵比赛犯罪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 ·立法空白,无法可依 | 第20页 |
| ·司法难以介入 | 第20-21页 |
| ·处罚偏轻且操作困难 | 第21页 |
| ·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 第21-23页 |
| ·体育从业人员缺乏基本法律知识 | 第21页 |
| ·体育从业人员的法治观念淡薄 | 第21-23页 |
| 6 预防竞技体育中操纵比赛犯罪的对策思考 | 第23-29页 |
|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 第23-24页 |
| ·适当吸收两大法系优点 | 第23页 |
| ·完善《刑法》的相关条文 | 第23-24页 |
| ·修改《体育法》 | 第24页 |
| ·制定相应的专门法 | 第24页 |
| ·改革管理体制和竞赛体制 | 第24-26页 |
| ·改革管理体制 | 第24-25页 |
| ·改革竞赛制度 | 第25页 |
| ·改善奖励机制 | 第25页 |
| ·建立体育裁判员监管机制 | 第25-26页 |
| ·严厉打击赌博集团 | 第26页 |
| ·司法主动介入,严格执法,打击犯罪 | 第26-27页 |
| ·司法主动介入 | 第26-27页 |
| ·健全司法介入机制 | 第27页 |
| ·广泛深入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 第27-28页 |
| ·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 | 第27页 |
| ·抓好裁判员队伍建设 | 第27页 |
| ·抓好教练员队伍建设 | 第27-28页 |
| ·加快观念转变 | 第28-29页 |
| 结论 | 第29-30页 |
| 致谢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