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27-28页 |
1 绪论 | 第28-3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8-29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0-56页 |
2.1 浮选中的细泥污染机理 | 第30-34页 |
2.2 煤泥中粘土矿物种类及性质 | 第34-37页 |
2.3 选择性团聚在浮选中的应用 | 第37-39页 |
2.4 絮团性质的表征方法 | 第39-43页 |
2.5 絮团内颗粒间的界面作用力 | 第43-46页 |
2.6 絮团内颗粒与凝聚剂/絮凝剂分子间的作用力 | 第46-47页 |
2.7 凝聚机理 | 第47-49页 |
2.8 絮凝机理 | 第49-53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3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56-66页 |
3.1 煤炭和矿物 | 第56-60页 |
3.2 试验药剂 | 第60-61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61-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4 煤炭和高岭石选择性团聚的初步探索 | 第66-79页 |
4.1 聚环氧乙烷对煤炭的选择性团聚 | 第66-71页 |
4.2 聚合氯化铝对高岭石的选择性团聚 | 第71-7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聚合氯化铝对煤炭-高岭石浮选体系的影响 | 第79-89页 |
5.1 聚合氯化铝对高岭石水分夹带的影响 | 第79-81页 |
5.2 聚合氯化铝对低灰煤炭回收率的影响 | 第81页 |
5.3 聚合氯化铝对浮选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第81-84页 |
5.4 聚合氯化铝对煤炭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84-86页 |
5.5 聚合氯化铝对煤炭可浮性的影响 | 第86-8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6 高岭石和煤炭的团聚规律 | 第89-106页 |
6.1 不同pH时高岭石的团聚规律 | 第89-92页 |
6.2 不同pH时煤炭的团聚规律 | 第92-94页 |
6.3 不同电解质浓度时高岭石的团聚规律 | 第94-100页 |
6.4 不同电解质浓度时煤炭的团聚规律 | 第100-10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7 高岭石的选择性团聚机理 | 第106-144页 |
7.1 均匀球形的高岭石颗粒间DLVO作用力的计算 | 第107-113页 |
7.2 高岭石不同底面的代替方法 | 第113-120页 |
7.3 不均匀片状的高岭石颗粒间DLVO作用力的计算 | 第120-134页 |
7.4 基于DLVO理论的高岭石的团聚机理 | 第134-138页 |
7.5 基于静电斑点吸附作用的高岭石的团聚机理 | 第138-143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43-144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44-149页 |
8.1 结论 | 第144-146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146-147页 |
8.3 展望 | 第147-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63页 |
作者简历 | 第163-1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