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燃料与燃烧论文

秸秆与煤混合燃烧特性及氮氧化物析出特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生物质能开发的重要意义第12-13页
   ·生物质能概述第13-17页
     ·生物质能特点第13-14页
     ·生物质能利用转化技术及现状第14-17页
   ·燃煤电厂NOX 控制的必要性第17-20页
     ·我国火电厂NO_X 排放情况第17-18页
     ·国内外火电厂NO_X 控制状况第18-19页
     ·燃煤NO_X 控制技术简介第19-20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第20-22页
第2章 生物质与煤混燃特性及氮迁移特性研究进展第22-29页
   ·煤与生物质混合燃烧特性研究第22-24页
   ·燃料氮的存在形态及NO_X 生成机理研究第24页
   ·煤中燃料氮析出转化特性研究进展第24-29页
     ·燃料氮的氧化特性研究第25-26页
     ·燃料氮的热解特性研究第26-27页
     ·NO_X 的催化转化特性研究第27-28页
     ·生物质与煤混燃NO_X 排放特性研究第28-29页
第3章 秸秆与煤混燃特性及动力学特性研究第29-46页
   ·概述第29页
   ·样品选取和制备第29-30页
     ·实验原煤和秸秆的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第29-30页
     ·样品脱灰处理第30页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30页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第30-33页
     ·燃烧特性实验方法第30页
     ·燃烧曲线特征参数的求取方法第30-33页
   ·混合燃烧特性实验研究第33-40页
     ·脱灰秸秆含量对混燃特性影响实验研究第33-37页
     ·氧气含量对混燃特性影响实验研究第37-40页
   ·燃烧动力学特性研究第40-44页
     ·热分析动力学方程第40-42页
     ·动力学参数的求取及分析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矿物成分对秸秆与煤混燃特性影响实验研究第46-56页
   ·概述第46页
   ·实验样品制备第46页
   ·实验装置与方法第46-4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5页
     ·不同秸秆含量下矿物成分对混燃特性影响实验研究第47-52页
     ·矿物成分添加量对混燃特性影响研究第52-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秸秆与煤混燃过程中氮氧化物析出特性实验研究第56-79页
   ·概述第56页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56-57页
     ·热重分析仪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统第56-57页
     ·静态燃烧实验系统第57页
   ·实验方法与条件第57-59页
   ·程序升温过程NO 析出特性实验研究第59-73页
     ·不同秸秆含量混合试样NO 析出特性第59-61页
     ·添加KOH 对NO 释放特性影响研究第61-64页
     ·添加NaOH 对NO 释放特性影响研究第64-67页
     ·添加CaO 对NO 释放特性影响研究第67-70页
     ·添加MgO 对NO 释放特性影响研究第70-72页
     ·添加四种碱性矿物质对NO 还原催化能力比较第72-73页
   ·恒定温度下秸秆与煤混燃NO 析出特性实验研究第73-75页
   ·NO 生成反应动力学研究第75-77页
     ·NO 生成动力学描述及求取第75-76页
     ·混燃NO 生成动力学参数分析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6章 秸秆与煤混燃过程NO 析出转化灰色理论分析第79-89页
   ·概述第79页
   ·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第79-81页
   ·实验结果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第81-84页
   ·NO 析出转化特性的GM(0,N)模型第84-87页
   ·混燃过程NO 转化率的灰色预测第87-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结论第89-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致谢第97-9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成灰特性研究
下一篇:叶型改型对压气机跨音速叶栅气动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