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国内外凸轮轴磨削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凸轮轴数控磨削加工与传统磨削加工的比较 | 第15-19页 |
·传统的靠模磨削方法 | 第15-16页 |
·无靠模全数控磨削技术 | 第16-19页 |
·数控自动编程技术 | 第19-20页 |
·自动编程技术简介 | 第19-20页 |
·自动编程技术在非圆轮廓磨削加工中的应用 | 第20页 |
·虚拟制造技术 | 第20-21页 |
·虚拟制造技术简介 | 第20-21页 |
·虚拟仿真技术 | 第21页 |
·课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22-23页 |
第2章 凸轮磨削加工数学模型 | 第23-35页 |
·概述 | 第23页 |
·由凸轮从动件、升程表等数据推导凸轮实际轮廓 | 第23-25页 |
·平底直动从动件机构凸轮实际轮廓的推导 | 第24页 |
·滚子直动从动件机构凸轮实际轮廓的推导 | 第24-25页 |
·由凸轮实际轮廓坐标、砂轮半径等数据推导X-C 联动坐标 | 第25-27页 |
·头架变速旋转的运动方程 | 第27-29页 |
·X-C 联动公式的修正 | 第29-34页 |
·磨削量变化引起的修正 | 第29-31页 |
·砂轮半径变化引起的修正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凸轮轴数控自动编程软件设计 | 第35-52页 |
·概述 | 第35页 |
·凸轮轴数控自动编程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5页 |
·前置处理程序 | 第35-38页 |
·凸轮轴加工工艺 | 第35-36页 |
·凸轮轴加工参数 | 第36-38页 |
·凸轮轴工艺问题定义数据输入 | 第38页 |
·凸轮轴加工轨迹数据输入 | 第38页 |
·砂轮修整数据输入 | 第38页 |
·核心处理程序 | 第38-42页 |
·X-C 数据及C 轴调速数据插值 | 第38-39页 |
·凸轮轴磨削工艺参数智能选择 | 第39-41页 |
·砂轮修整的处理 | 第41-42页 |
·凸轮轴加工参数精度处理 | 第42页 |
·后置处理程序 | 第42-48页 |
·基于模板生成数控程序 | 第42-43页 |
·凸轮轴磨削参数赋值数控程序 | 第43-45页 |
·具体凸轮磨削曲线子程序 | 第45-46页 |
·具体凸轮调速子程序 | 第46-48页 |
·软件界面设计 | 第48-50页 |
·C++Builder 简介 | 第48页 |
·凸轮轴数控自动编程软件界面 | 第48-50页 |
·凸轮轴数控自动编程软件操作流程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凸轮轴数控虚拟磨削技术的研究 | 第52-65页 |
·概述 | 第52-53页 |
·凸轮轴数控虚拟磨削技术的实现方法 | 第53-54页 |
·文件编辑 | 第53页 |
·代码解释 | 第53-54页 |
·仿真驱动 | 第54页 |
·凸轮轴数控虚拟磨削实现原理 | 第54-60页 |
·NC 代码编译 | 第54-55页 |
·数控程序格式及特征 | 第55-57页 |
·中间代码数据结构 | 第57-58页 |
·代码编译关键技术 | 第58-60页 |
·加工过程仿真 | 第60-63页 |
·总体结构 | 第60页 |
·轮廓仿真实现方法 | 第60-62页 |
·轮廓数字化 | 第62-63页 |
·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 | 第63-64页 |
·X-C 数据插补 | 第63-64页 |
·砂轮修整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软件测试及验证 | 第65-73页 |
·加工设备 | 第65-67页 |
·机床主要技术参数 | 第65页 |
·机床的总体结构 | 第65-66页 |
·机床主要零部件 | 第66-67页 |
·加工方案比较 | 第67-68页 |
·磨削加工试验 | 第68-70页 |
·磨削工件 | 第68页 |
·磨削参数设置 | 第68-69页 |
·磨削子程序 | 第69-70页 |
·试验分析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全文总结 | 第73页 |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
附录B (凸轮轴磨削加工主程序)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