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预算、决算论文

参与式预算的理念、制度及其实践--基于中国案例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7-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一) 参与式预算研究的理论意义第8页
  (二) 参与式预算研究的实践意义第8-9页
  (三) 参与式预算研究的借鉴意义第9页
 三 文献综述第9-10页
  (一) 对民主以及参与理论的研究第9-10页
  (二) 对参与式预算的已有研究第10页
 四 研究的框架模型与研究方法第10-13页
  (一) 研究的框架模型第10-12页
  (二) 研究与叙事方法第12-13页
 五 参与式预算的含义及原则第13-15页
  (一) 直接民主第13-14页
  (二) 普遍参与第14页
  (三) 自我管理、自治与开放第14-15页
  (四) 团结、自尊和公民权利意识第15页
第一章 理念—参与式预算的立论支撑第15-22页
 第一节 政策过程理论下的参与式预算第16-17页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下的参与式预算第17-19页
 第三节 交易费用理论下的参与式预算第19-20页
 第四节 公共治理理论下的参与式预算第20-22页
第二章 制度—参与式预算运作机制第22-25页
 第一节 参与人员的选取—体制内平台与体制外平台的对接第22-23页
 第二节 参与项目的权衡—政府层面与民众层面的角力第23-24页
 第三节 预算程序的重构—参与预算模式对原有预算模式的吸纳第24-25页
第三章 实践—参与式预算的比较研究第25-46页
 第一节 参与式预算的国内实践—中国的案例概述第25-30页
  一 浙江温岭:参与式预算的“泽国试验”—民主恳谈模式第25-27页
  二 江苏无锡参与式预算试点—“阳光下的财政”第27-29页
  三 上海徐汇区的区级参与式预算试水—“协同理财”第29-30页
 第二节 参与式预算的横向比较—差异描述、原因分析与效果评价第30-33页
  一 参与式预算的国内模式的差异描述第30-32页
  二 造成差异现象的成因分析第32-33页
  三 国内参与式预算的效果评价第33页
 第三节 参与式预算的国际实践—国际案例概述第33-39页
  一 预算制定阶段的参与式互动—巴西的实践第33-36页
  二 预算审议阶段的参与式分析—印度的实践第36-37页
  三 预算执行阶段的参与式跟踪—世界银行·乌干达的实践第37-39页
 第四节 参与式预算的纵向比较—案例分析、差异表述与原因探析第39-43页
  一 参与式预算国际案例分析第40-41页
  二 参与式预算的国内外差异表述第41-43页
  三 国内为差异的原因分析第43页
 第五节 中国参与式预算的发展趋向第43-46页
  一 “参与式预算”参与层级的制约有待提升第43-44页
  二 “参与式预算”参与项目的限制有待扩展第44页
  三 “参与式预算”参与人员的身份有待协调第44-45页
  四 “参与式预算”参与主体的范围有待多元第45页
  五 “参与式预算”参与地区的广度有待深化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注释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后记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
下一篇:以企业债券为基础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