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20页 |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 | 第17-18页 |
·农村的公共产品属性使财政投资成为必要 | 第18-19页 |
·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更需要财政支持 | 第19-20页 |
第三章国内外财政支农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第20-29页 |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的经验 | 第20-23页 |
·美国政府对农业投资的政策 | 第20-21页 |
·法国政府对农业投资的政策及经验 | 第21-22页 |
·日本政府对农业投资的政策及经验 | 第22-23页 |
·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农的经验 | 第23-25页 |
·韩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 第23-24页 |
·拉美陷阱的借鉴与经验 | 第24-25页 |
·国内现行的较成功的农村财政投入模式 | 第25-27页 |
·河北迁安“四个一点”的投入模式 | 第25-26页 |
·成都市锦江区“五朵金花”的投入模式 | 第26页 |
·江西赣州市“三大整合”的投入模式 | 第26-27页 |
·山东南张楼村的“巴伐利亚”投入模式 | 第27页 |
·国内外财政支农的主要启示 | 第27-29页 |
第四章陕西省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现状与问题 | 第29-37页 |
·投入规模分析 | 第29-32页 |
·绝对规模 | 第29-31页 |
·相对规模 | 第31-32页 |
·投入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现行机制及其问题 | 第34-37页 |
第五章 陕西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 | 第37-43页 |
·陕西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宏观分析 | 第37页 |
·微观分析 | 第37-38页 |
·陕西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投入的计量分析 | 第38-43页 |
·财政农业投入对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测定 | 第38-39页 |
·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中各项对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 | 第39-41页 |
·陕西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 | 第41-43页 |
第六章 陕西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设计 | 第43-48页 |
·陕西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的目标与思路 | 第43页 |
·陕西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的原则 | 第43-45页 |
·陕西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的方向与优先次序 | 第45-46页 |
·制定陕西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的引导机制 | 第46-48页 |
第七章陕西新农村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48-53页 |
·建立规范农村公共财政投入行为的政策制度 | 第48-50页 |
·建立财力基本均衡保障机制 | 第48页 |
·研究建立财政支持“三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 第48页 |
·建立农民自愿参与的投入机制 | 第48-49页 |
·建立信贷投入机制 | 第49-50页 |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监督机制 | 第50-51页 |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支出法规体系 | 第50页 |
·建立科学、有效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 | 第50-51页 |
·完善支农项目绩效考评机制 | 第51页 |
·建立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51-53页 |
·完善公共财政服务体系 | 第51-52页 |
·支持涉农服务体系建设 | 第52页 |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 第52-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