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3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 ·问题的引出 | 第13页 |
| ·思路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框架结构 | 第15页 |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理论综述 | 第17-23页 |
| ·银企共生理论 | 第17-19页 |
| ·金融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 ·金融共生模式 | 第18页 |
| ·金融共生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 ·银企规模共生理论 | 第19页 |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19-21页 |
| ·信贷配给概述 | 第19-20页 |
| ·信贷配给的产生机理 | 第20-21页 |
| ·信贷配给的解决方法 | 第21页 |
| ·理论评述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现状与问题 | 第23-32页 |
|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现状 | 第23-28页 |
| ·中小企业融资依赖商业银行信贷 | 第23-25页 |
| ·中小企业信贷供给存在缺口 | 第25-28页 |
| ·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 ·信贷体制因素 | 第28-29页 |
| ·经营管理因素 | 第29-30页 |
| ·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矛盾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 ·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 第30页 |
| ·商业银行层面的原因 | 第30-31页 |
| ·政策环境层面的原因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行为的博弈分析 | 第32-40页 |
| ·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行为博弈分析基础 | 第32-33页 |
| ·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第33-36页 |
| ·模型的符号解释 | 第33-34页 |
| ·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博弈模型的一般描述 | 第34页 |
| ·银行与中小企业间信贷行为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34-36页 |
| ·对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行为模型的解释 | 第36-38页 |
| ·对银行期望收益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 ·对中小企业履约概率的分析 | 第37-38页 |
| ·对模型结果的总结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策略与建议 | 第40-51页 |
| ·中小企业信贷的客户选择策略 | 第40-45页 |
| ·中小企业竞争力与商业银行信贷策略 | 第40-41页 |
| ·中小企业集群优势与商业银行信贷策略 | 第41-44页 |
|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商业银行贷款策略 | 第44-45页 |
|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发展策略 | 第45-47页 |
| ·中小企业信贷的市场定位策略 | 第45-46页 |
| ·中小企业信贷的担保调整策略 | 第46页 |
| ·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创新策略 | 第46-47页 |
| ·发展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建议 | 第47-51页 |
| ·中小企业层面的建议 | 第47页 |
| ·商业银行层面的建议 | 第47-49页 |
| ·社会和政府政策层面的建议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