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股东权益纠纷案引发的法律问题 | 第9-15页 |
第一节 诉讼的起因――股东结构的变化 | 第9-11页 |
一、隐名股东的产生---未做变更登记的股权变化 | 第9-10页 |
二、效力待定的隐名股东股东大会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一场股东权益诉讼引发的问题 | 第11-15页 |
一、启动诉讼、寻求救济过程中思考的问题 | 第11-13页 |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状态解决方案探求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隐名股东的基本概念和资格认定 | 第15-21页 |
第一节 隐名股东的概念、特征、原因及表现形式 | 第15-18页 |
一、隐名股东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隐名股东的法律特征 | 第16页 |
三、隐名投资形成的原因 | 第16-17页 |
四、隐名投资的表现形式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结合本案当事人的诉讼证据谈隐名股东资格的界定 | 第18-21页 |
一、实质要件说和形式要件说 | 第18-19页 |
二、从本案诉讼看司法实践中法院的认定标准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 | 第21-28页 |
第一节 相对于显名股东,隐名股东所行使权利的障碍 | 第21-22页 |
一、形式障碍 | 第21页 |
二、身份障碍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结合显名股东权利,谈隐名股东的权利范围 | 第22-27页 |
一、股东自益权 | 第22-24页 |
二、股东共益权 | 第24-27页 |
第三节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行使难易分类 | 第27-28页 |
一、基于实际投资而当然获得的权利 | 第27页 |
二、基于《隐名投资协议》或公司认可而获得的权利 | 第27页 |
三、须进行前置股东身份确权诉讼或公司为隐名股东办理登记手续的权利 | 第27-28页 |
第四章 隐名股东股东权利的保护 | 第28-34页 |
第一节 常见隐名股东股东权利受侵犯的类型 | 第28-30页 |
一、股权转让 | 第28-29页 |
二、股东会、董事会的决策 | 第29页 |
三、股东会等会议召集和投票的程序权利侵犯 | 第29-30页 |
四、公司的并购和解散 | 第30页 |
第二节 隐名股东的权利保护非诉讼方式 | 第30-31页 |
一、《隐名投资协议》的权利约定和权利证明 | 第30页 |
二、公司知情权和对公司高管质询权的行使 | 第30-31页 |
三、召开临时股东会议修改章程、重新决策的能力 | 第31页 |
四、影响公司管理层改变股东登记的能力 | 第31页 |
第三节 隐名股东的权利保护的诉讼方式 | 第31-34页 |
一、前置性的股东确权诉讼(内资企业的确权诉讼和外资企业的行为之诉).. | 第31-32页 |
二、诉讼中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应注意的问题 | 第32-33页 |
三、获得股东资格确认后,以显名股东之身份提起股东权益诉讼 | 第33-34页 |
第五章 隐名股东制度的立法思考 | 第34-38页 |
第一节 现行相关立法之检视 | 第34-36页 |
一、新《公司法》第 33条对认定隐名股东股东资格之价值 | 第34-35页 |
二、新《公司法》对此问题规制的立法缺憾 | 第35-36页 |
三、关于股东资格确认诉讼的司法解释 | 第36页 |
第二节 建立隐名股东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