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采运与利用论文--木材学论文--木材的力学性质论文--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论文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粗皮桉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引言第15-16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第16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16-22页
     ·近红外光谱第17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木材性质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近红外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第19-20页
     ·近红外光谱定量校正方法第20-21页
     ·校正模型的验证第21-22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木材性质的研究现状第22-27页
     ·解剖性质第22-23页
     ·物理力学性质第23-25页
     ·化学性质第25-27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7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7-29页
第二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粗皮桉木材气干密度第29-42页
   ·引言第29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9-32页
     ·试验林地基本情况第29-30页
     ·试验材料第30-31页
     ·近红外光谱采集及数据分析第31-32页
     ·粗皮桉木材气干密度的测定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40页
     ·粗皮桉木材气干密度的近红外光谱第32-33页
     ·近红外光谱的预处理第33页
     ·粗皮桉木材气干密度校正模型的建立第33-38页
     ·模型的外部验证第38-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粗皮桉木材气干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2-53页
   ·引言第42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试验材料第42-43页
     ·实验仪器第43页
     ·NIR光谱采集及数据分析第43页
     ·粗皮桉试样气干密度的测定第43-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1页
     ·不同厚度对近红外光谱预测木材气干密度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粗糙度对近红外光谱预测木材气干密度的影响第45-47页
     ·不同含水率对近红外光谱预测木材气干密度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测定方法对近红外光谱预测粗皮桉气干密度的影响第48-51页
   ·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粗皮桉木材力学性质第53-64页
   ·引言第53-54页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试验材料第54页
     ·实验仪器第54页
     ·NIR光谱采集和数据分析第54页
     ·粗皮桉木材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测定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62页
     ·粗皮桉木材力学性质校正模型建立第55-59页
     ·模型的外部验证第59-62页
   ·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Silviscan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粗皮桉木材气干密度和弹性模量的预测研究第64-73页
   ·引言第64页
   ·材料与方法第64-66页
     ·试验材料第64-65页
     ·实验仪器第65页
     ·NIR光谱采集及数据处理第65页
     ·粗皮桉木材气干密度和弹性模量的测定第65-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71页
     ·粗皮桉生长锥试样气干密度和弹性模量校正模型的建立第66-68页
     ·粗皮桉中心条气干密度和弹性模量校正模型的建立第68-70页
     ·粗皮桉生长锥和中心条气干密度和纵向弹性模量的相关性分析第70-71页
   ·小结第71-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3-76页
   ·结论第73-75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粗皮桉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第73-74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粗皮桉木材气干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74页
     ·SilviScan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粗皮桉生长锥和中心条气干密度和弹性模量第74-75页
   ·建议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竹材弧形原态重组材料制造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