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论 | 第11-14页 |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2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五、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理论篇 | 第14-39页 |
第一章 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 第14-39页 |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 第14-25页 |
一、爱国主义的本质 | 第14-20页 |
(一) 中外爱国主义的定义 | 第14-17页 |
(二) 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怀 | 第17-19页 |
(三) 爱国主义是一种信念 | 第19页 |
(四) 爱国主义是一种坚守 | 第19-20页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 | 第20-22页 |
(一)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传统教育 | 第21页 |
(二)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 | 第21-22页 |
(三)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观念教育 | 第22页 |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 | 第22-25页 |
(一) 激励功能 | 第22-23页 |
(二) 启迪功能 | 第23-24页 |
(三) 对比功能 | 第24页 |
(四) 凝聚功能 | 第24-25页 |
(五) 情感功能 | 第25页 |
第二节 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 | 第25-28页 |
一、热爱伟大祖国,牢记中华历史 | 第25-26页 |
二、继承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 | 第26-27页 |
三、不辱时代使命立志民族复兴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第28-30页 |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第28-29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 第29-30页 |
第四节 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 第30-34页 |
一、学校教育 | 第30-31页 |
二、社会教育 | 第31页 |
三、媒体教育 | 第31-32页 |
四、实践教育 | 第32页 |
五、体验教育 | 第32-33页 |
六、情景教育 | 第33页 |
七、基地教育 | 第33-34页 |
第五节 教育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 第34-39页 |
一、基地教育的特点 | 第35页 |
二、基地教育的功能 | 第35-36页 |
三、基地教育的手段 | 第36-37页 |
四、基地教育的效果 | 第37-39页 |
调研篇 | 第39-89页 |
第二章 甘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 第39-67页 |
第一节 甘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概况 | 第39-42页 |
一、基地分布概况 | 第39-40页 |
二、基地沿革概况 | 第40-41页 |
三、基地保护概况 | 第41页 |
四、基地建设概况 | 第41-42页 |
五、基地管理概况 | 第42页 |
第二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发挥情况分析 | 第42-58页 |
一、基地参观流量分析 | 第42-48页 |
二、基地参观时间分析 | 第48-49页 |
三、基地参观群体分析 | 第49-52页 |
四、基地参观内容分析 | 第52-56页 |
五、基地参观留言分析 | 第56-58页 |
第三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证调研的基本结论 | 第58-63页 |
一、对基地建设的评价 | 第58-59页 |
二、对基地功能的评价 | 第59-60页 |
三、对基地管理的评价 | 第60-61页 |
四、对基地设施的评价 | 第61页 |
五、对基地建议的评价 | 第61-63页 |
第四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的问题 | 第63-67页 |
一、资金问题 | 第63-64页 |
二、管理问题 | 第64-65页 |
三、人员问题 | 第65页 |
四、设施问题 | 第65-66页 |
五、保护问题 | 第66-67页 |
第三章 甘肃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 第67-81页 |
第一节 历史资源和特色文化 | 第67-72页 |
一、远古始祖文化 | 第67-68页 |
二、黄河文化 | 第68-69页 |
三、丝路文化 | 第69-70页 |
四、石窟文化 | 第70-71页 |
五、长城文化 | 第71-72页 |
六、宗教文化 | 第72页 |
第二节 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 | 第72-76页 |
一、多变的气候类型 | 第73页 |
二、独特的自然景观 | 第73-74页 |
三、富于特色的地貌 | 第74页 |
四、壮丽的山脉河流 | 第74-75页 |
五、古老的民俗文化 | 第75-76页 |
第三节 红色资源和革命文化 | 第76-81页 |
一、红军长征遗址 | 第77-78页 |
二、西路军奋战遗址 | 第78页 |
三、八路军活动遗址 | 第78-79页 |
四、陕甘宁边区旧址 | 第79页 |
五、解放战争战场遗址 | 第79-81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经验的借鉴 | 第81-85页 |
第一节 省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经验借鉴 | 第81-83页 |
一、省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综述 | 第81-82页 |
二、省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借鉴 | 第82-83页 |
第二节 国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经验借鉴 | 第83-85页 |
一、国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综述 | 第83-84页 |
二、国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借鉴 | 第84-85页 |
第五章 加强和改善甘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功能的建议 | 第85-89页 |
第一节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 第85-87页 |
一、整合资源、凝聚力量 | 第85-86页 |
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 第86页 |
三、加强制度、教育、人才建设 | 第86-87页 |
第二节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功能发挥的建议 | 第87-89页 |
一、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 第87页 |
二、社会效益首位、坚持公益教育功能 | 第87-88页 |
三、创新教育形式、发挥服务社会的辐射功能 | 第88-89页 |
附录 《甘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调查问卷》 | 第89-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