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转制成本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5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8-12页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15页
第一章 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制度变迁理论第15-25页
 第一节 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5-20页
  一、养老保险的内涵第15-16页
  二、养老保险的主要模式第16-19页
  三、中国城镇职工"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第19-20页
 第二节 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理论第20-25页
  一、政治经济学派第20-21页
  二、新古典经济学派第21-25页
第二章 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转制成本的形成与现状分析第25-33页
 第一节 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回顾第25-29页
  一、国家—单位保障制下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1949—1985)第25-27页
  二、"国家—社会"保障体制框架下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1986—至今)第27-29页
 第二节 转制成本: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必然代价第29-33页
  一、中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背景分析第29-30页
  二、转制成本的特定内涵第30-31页
  三、转制成本的可控性及其规模测算第31-33页
第三章 中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制成本的现行消化路径第33-43页
 第一节 消化转制成本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33-38页
  一、现行消化转制成本方式的内在缺陷造成新一轮的制度障碍第33-35页
  二、老龄化对现行制度提出更严峻的挑战第35-38页
 第二节 现有养老保险制度转制成本消化路径及其可行性分析第38-43页
  一、系统内增收节支的途径及其可行性分析第38-41页
  二、系统外广开财源的途径及其可行性分析第41-43页
第四章 "以资偿债":消解转制成本的路径选择第43-53页
 第一节 "以资偿债"的相关概念界定第44-46页
  一、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第44-45页
  二、以资偿债的特定内涵界定第45-46页
 第二节 "以资偿债"的可行性分析第46-51页
  一、充分科学的理论依据第46-47页
  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第47-49页
  三、渐趋完善的制度环境第49-51页
 第三节 "以资偿债"的特有优势第51-53页
第五章 "以资偿债"模式的战略构想第53-61页
 第一节 "以资偿债"的基本原则第53-55页
 第二节 "以资偿债"模式的操作思路第55-58页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划转第55-57页
  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划转第57页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收益的划转第57-58页
 第三节 "以资偿债"的目标模式构想第58-61页
结语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个人简历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代工型”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专利策略分析--以台湾企业为例
下一篇: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