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博弈论视野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国会选举竞选机制研究--以1997、2001、2006年大选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25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1-14页
 第二节 最近三次大选的简单回顾第14-18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第18-20页
 第四节 研究意义和理论回应第20-22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2-25页
第一章 "锻造"博弈者:自身建设与"打压"对方第25-49页
 第一节 "熔炼""我"方:人民行动党自身的强力建设第25-38页
  一、候选人的严格选拔、广泛猎取第26-30页
  二、议员的自我更新、顺势变换第30-35页
  三、行动党发展成熟、团结一致第35-38页
 第二节 "打压"对方:行动党对反对党多方位压制第38-49页
  一、打击反对党显要领袖第39-42页
  二、化解反对党竞选策略第42-47页
  三、争夺反对党纳新土壤第47-49页
第二章 设置博弈制度:替代机制与防卫机制的建立第49-66页
 第一节 建立替代性博弈制度:创造替代型反对党第49-55页
  一、非选区议员第50-52页
  二、官委议员第52-54页
  三、人民行动党论坛第54-55页
 第二节 安排防卫性博弈制度:挤压反对党的获胜空间第55-66页
  一、集选区制度第56-62页
  二、按柜金制度第62-64页
  三、国内安全法第64-66页
第三章 控制博弈资源:对竞选媒体的占用与对反对党的排挤第66-79页
 第一节 充分利用资源:传播媒体的有效使用第66-72页
  一、运用互联网络第66-69页
  二、利用广播电视第69-70页
  三、启用媒体还击第70-72页
 第二节 极力控制资源:传播媒体的关卡设立第72-79页
  一、审查互联网络第72-74页
  二、管制新闻报纸第74-76页
  三、限制其它宣传方式第76-79页
第四章 实施博弈策略:开展符合民心的"拉票工程"第79-99页
 第一节 "蛋糕"引诱:"硬件工程"的强力刺激第79-87页
  一、组屋电梯翻新第80-82页
  二、新新加坡股票第82-87页
 第二节 "蚂蚁"攻心:"解疑工程"的全面开展第87-91页
  一、议员接见选民第87-89页
  二、议员访问选民第89-91页
 第三节 "课题"争斗:"辩论工程"的舆论打压第91-99页
  一、生活费上涨的大辩论第91-93页
  二、引进外国人才大辩论第93-95页
  三、医疗"支付能力调查"大辩论第95-99页
第五章 营造博弈环境:行动党对国内外竞选氛围的掌控第99-110页
 第一节 创造有利的内环境:利用国内社会的有利因素第99-104页
  一、理智内敛的秩序环境第100-101页
  二、故意偏向的裁判环境第101-104页
 第二节 反对不利的外环境:消除国际社会的负面影响第104-110页
  一、颁布政治捐款法令第105-107页
  二、抵制外国势力干预第107-110页
结论第110-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6页
附录第116-121页
 一、1991年大选人民行动党新旧议员交替名单第116页
 二、2001年大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退位议员名单第116-117页
 三、《人民行动党2006年竞选政纲》第117-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教学楼灰空间交往功能及设计研究--以华南地区为例
下一篇:当前我国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