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s | 第7-9页 |
毕业论文选题缘由 | 第9-14页 |
1绪论 | 第14-28页 |
1.1引言 | 第14-15页 |
1.2柴油的来源及型号 | 第15-17页 |
1.3柴油降凝剂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柴油降凝剂分类 | 第17-18页 |
1.3.2柴油降凝剂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8-20页 |
1.4柴油降凝剂的降凝机理 | 第20-22页 |
1.4.1晶核理论 | 第20页 |
1.4.2共晶理论 | 第20-21页 |
1.4.3吸附理论 | 第21页 |
1.4.4吸附-共晶理论 | 第21-22页 |
1.4.5改善蜡的溶解性理论 | 第22页 |
1.4.6几种机理并存 | 第22页 |
1.5有机硅类降凝剂的应用前景 | 第22-25页 |
1.6二元混合溶液的相互作用 | 第25-26页 |
1.7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2环硅氧烷和低聚硅氧烷对蜡晶相变过程的影响 | 第28-32页 |
2.1引言 | 第28-29页 |
2.2实验试剂与方法 | 第29页 |
2.2.1实验所用药品和仪器 | 第29页 |
2.2.2实验方法 | 第29页 |
2.3DSC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2.4小结 | 第31-32页 |
3硅氧烷和低聚硅氧烷与长链烷烃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32-90页 |
3.1前言 | 第32-33页 |
3.2实验试剂与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2.1实验所用药品及仪器 | 第33页 |
3.2.2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3硅氧烷与长链烷烃之间的热力学性质 | 第34-37页 |
3.3.1密度和过量摩尔体积 | 第34-35页 |
3.3.2粘度和粘度偏差 | 第35-36页 |
3.3.3过量吉布斯自由能 | 第36页 |
3.3.4声速和等熵压缩系数 | 第36-37页 |
3.4结果与讨论 | 第37-88页 |
3.4.1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长链烷烃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37-50页 |
3.4.2六乙基环三硅氧烷(D3Et)与长链烷烃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50-62页 |
3.4.3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长链烷烃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62-75页 |
3.4.4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与长链烷烃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75-88页 |
3.5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4环硅氧烷和低聚硅氧烷与柴油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90-106页 |
4.1前言 | 第90页 |
4.2实验试剂与实验方法 | 第90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90-103页 |
4.3.1密度和过量摩尔体积 | 第90-99页 |
4.3.2粘度和粘度偏差 | 第99-100页 |
4.3.3过量吉布斯自由能 | 第100-102页 |
4.3.4声速和等熵压缩系数偏差 | 第102-103页 |
4.4本章小结 | 第103-106页 |
5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5.1总结 | 第106-107页 |
5.2展望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8页 |
附录 | 第118-240页 |
作者简介 | 第240-242页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42-244页 |
致谢 | 第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