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预应力法在加固连续梁桥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体外预应力技术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混凝土连续梁桥常见缺陷及加固方法 | 第15-24页 |
·混凝土连续梁桥常见缺陷 | 第15-18页 |
·混凝土连续梁桥常见缺陷种类 | 第15页 |
·混凝土连续梁桥缺陷引发的病害 | 第15-18页 |
·混凝土连续梁桥缺陷产生原因 | 第18-21页 |
·设计方面的原因 | 第18-19页 |
·施工方面的原因 | 第19页 |
·外界因素的影响 | 第19页 |
·养护方面的原因 | 第19-21页 |
·混凝土连续梁桥常用加固办法 | 第21-23页 |
·加固方法选用原则 | 第21页 |
·常用的加固办法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体外预应力法加固梁桥计算理论 | 第24-35页 |
·体外预应力加固梁桥基本计算模型 | 第24-28页 |
·体外预应力束的应力增量计算 | 第28-30页 |
·体外预应力束预应力损失估算 | 第30-34页 |
·体外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 第30-32页 |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 第32页 |
·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 | 第32页 |
·混凝土弹性压缩的应力损失 | 第32-33页 |
·预应力钢束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 | 第33页 |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 | 第33-34页 |
·体外筋的总预应力损失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构成及加固工艺流程 | 第35-44页 |
·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构成 | 第35-39页 |
·体外预应力束主体 | 第35-36页 |
·体外预应力锚固系统 | 第36-37页 |
·转向块节点及转向器构造或装置 | 第37-39页 |
·体外预应力束的减振装置 | 第39页 |
·体外预应力加固梁桥工艺流程 | 第39-43页 |
·施工放样及钢筋位置探测 | 第40-41页 |
·制备环氧胶液及环氧水泥砂浆 | 第41页 |
·上锚固点施工 | 第41-42页 |
·滑块及垫板施工 | 第42页 |
·预应力钢筋的安装及张拉 | 第42页 |
·防腐处理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 | 第44-69页 |
·工程概况 | 第44-45页 |
·原桥技术标准 | 第44-45页 |
·原桥结构形式 | 第45页 |
·原桥病害及成因分析 | 第45-49页 |
·原桥病害 | 第45-48页 |
·原桥病害成因分析 | 第48-49页 |
·损伤模拟 | 第49-57页 |
·损伤模拟过程 | 第49-50页 |
·损伤模拟后的计算 | 第50-57页 |
·加固设计 | 第57-65页 |
·总体思路 | 第57页 |
·设计原则 | 第57页 |
·加固措施 | 第57-59页 |
·加固效果分析 | 第59-65页 |
·锚固块及转向架局部应力分析 | 第65-68页 |
·梁段锚固块局部应力分析 | 第65-67页 |
·中跨转向块局部应力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监控 | 第69-82页 |
·施工监控的目的 | 第69页 |
·监控工作概况 | 第69-70页 |
·加固过程中主梁挠度监测与分析 | 第70-76页 |
·挠度监测方法 | 第70页 |
·挠度监测点布置 | 第70-72页 |
·挠度监测的成果 | 第72-76页 |
·加固过程中主梁应力监测与分析 | 第76-81页 |
·应力测试理论与方法 | 第76-77页 |
·应变计布置方案 | 第77-79页 |
·应变计布设注意事项 | 第79页 |
·应力监测方案 | 第79页 |
·全过程应力监测成果 | 第79-81页 |
·施工监控结论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2页 |
·研究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