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3-14页 |
2 我国信贷市场特征分析 | 第14-26页 |
·我国信贷市场特征及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 第14-17页 |
·我国信贷市场的特点 | 第14-16页 |
·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 第16-17页 |
·二元经济结构指标 | 第17-22页 |
·二元对比系数(EDR) | 第18-19页 |
·产业二元系数(CDR) | 第19-20页 |
·地域经济发展的二元性指标(DER) | 第20-21页 |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状况的直观描述 | 第21-22页 |
·贷款规模指标及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指标 | 第22-25页 |
·贷款相关比率(DGB) | 第22-23页 |
·非国家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比重(FGB) | 第23页 |
·农村支持贷款的比重(NB) | 第23页 |
·直接融资额与新增贷款额的比值(ZJB) | 第23-25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3 我国信贷规模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26-36页 |
·指标变量的ADF 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26-27页 |
·指标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34页 |
·产业二元系数和第一组信贷规模指标之间的协整检验 | 第27-28页 |
·二元对比系数和第一组信贷规模指标之间的协整检验 | 第28-29页 |
·地域经济发展的二元性指标和第一组信贷规模指标之间的协整检验 | 第29-31页 |
·产业二元系数和第二组信贷规模指标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 第31-32页 |
·二元对比系数和第二组信贷规模指标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 第32页 |
·地域经济发展的二元性指标和第二组信贷规模指标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 第32-34页 |
·指标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36页 |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36-39页 |
·基本结论 | 第36页 |
·政策建议 | 第36-39页 |
·改变目前银行业金融结构贷款的结构和流向 | 第36-37页 |
·改变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构成 | 第37-38页 |
·改善金融市场的构成 | 第38页 |
·完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体系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附表 | 第44-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