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研究水平 | 第16-1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第2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理性思考与可行性分析 | 第19-35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 ·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行专业的审视 | 第19-20页 |
| ·以学历教育为主,偏向理论学习 | 第20-21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试教育倾向严重 | 第21-22页 |
| ·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缺乏实践应用性 | 第22-23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的比较 | 第23-26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和功能 | 第23-24页 |
| ·职业教育概念及其特点 | 第24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共同属性及差异性 | 第24-26页 |
| ·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衔接应成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趋势 | 第26-30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分析 | 第27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基本情况分析 | 第27-29页 |
| ·社会需求与人才构成分析 | 第29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向职业教育的实践显现 | 第29-30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0-35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必要性 | 第31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积极意义 | 第31-32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35页 |
| 第3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实质及运行系统设计 | 第35-43页 |
|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分析 | 第35-37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实质 | 第37-38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原则 | 第38-41页 |
| ·符合帕累托最优,实现资源配置状态最佳 | 第38页 |
| ·坚持市场化运作,保证良性运行 | 第38-39页 |
| ·加强与行业联系,注重特色化协作化发展 | 第39页 |
| ·人才培养体现实践性和应用性 | 第39-40页 |
| ·从实际出发,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 第40-41页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运行系统设计 | 第41-43页 |
| ·沟通衔接联席会议 | 第41页 |
| ·沟通衔接教育平台 | 第41-42页 |
| ·协作管理平台 | 第42页 |
| ·运作平台 | 第42页 |
| ·评估反馈平台 | 第42-43页 |
| 第4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实现途径 | 第43-56页 |
| ·学习环境建设 | 第43-45页 |
| ·明确责任,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 | 第43-44页 |
| ·科学设计,规划建设开放式公共实训中心 | 第44页 |
| ·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 第44-45页 |
| ·知识体系建设 | 第45-50页 |
| ·适应社会需求,积极优化专业结构 | 第45-46页 |
| ·突出职业能力,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 第46-47页 |
| ·实现学历证书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融通 | 第47-48页 |
| ·注重诚信规范,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 第48-50页 |
| ·保障体系建设 | 第50-52页 |
| ·整合资源,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 第50页 |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双师型"教师互聘 | 第50-51页 |
| ·做好助学辅导与职业教育衔接 | 第51-52页 |
| ·评价体系建设 | 第52-56页 |
| ·注重学分互认,加强对先前学习的认定 | 第52-53页 |
| ·改革考试方法,重视技能考核 | 第53-54页 |
| ·转变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 第54-56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