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煤自燃火源探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井下探测法 | 第16-18页 |
·地面探测法 | 第18-21页 |
·氡的运移规律的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外因引起氡的迁移机理 | 第22-25页 |
·内因引起氡的迁移机理 | 第25-28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氡基本性质及自燃煤层覆岩中氡异常形成机理 | 第30-64页 |
·天然衰变系及氡的产生 | 第30-33页 |
·天然衰变系 | 第30-32页 |
·放射性强度及其度量单位 | 第32页 |
·氡的产生及影响射气系数的因素 | 第32-33页 |
·氡的基本性质及来源 | 第33-38页 |
·氡的基本性质 | 第33-35页 |
·氡的来源 | 第35-38页 |
·自燃煤层覆岩中氡异常形成机理 | 第38-47页 |
·影响氡传输的关键因素 | 第38-39页 |
·煤自燃对氡传输的影响分析 | 第39-42页 |
·煤自燃温度对氡浓度分布影响 | 第42-44页 |
·自燃煤层覆岩中氡分布规律 | 第44-46页 |
·矿井通风状态的改变对氡迁移的影响 | 第46-47页 |
·煤地下自燃时覆岩中氡迁移的数学模型 | 第47-62页 |
·多孔介质中氡运移的方程 | 第48-50页 |
·半无限大介质中氡浓度的分布 | 第50-52页 |
·煤地下自燃时温度对覆岩中氡运移的影响 | 第52-56页 |
·煤地下自燃时气体对覆岩中氡运移的影响 | 第56-58页 |
·煤地下自燃时覆岩中氡运移的数学模型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三章 煤自燃与测氡实验台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制 | 第64-82页 |
·实验台原理 | 第64-65页 |
·实验台主体 | 第65-68页 |
·加热系统 | 第68-70页 |
·测控系统 | 第70-79页 |
·概述 | 第70-72页 |
·计算机操作控制软件的使用 | 第72-76页 |
·气体分析系统 | 第76-79页 |
·设备流程 | 第79页 |
·实验台特点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四章 煤自燃生成气体与氡关系的实验研究 | 第82-94页 |
·煤自燃理论 | 第82-85页 |
·煤自燃过程 | 第82-83页 |
·煤自燃特征温度 | 第83-84页 |
·煤自燃指标气体 | 第84-85页 |
·煤自燃实验研究 | 第85-92页 |
·实验装置及条件 | 第85-86页 |
·实验过程及原始记录 | 第86-9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2-94页 |
第五章 煤自燃时覆岩中氡运移的实验研究 | 第94-114页 |
·氡在黄土介质中迁移的实验研究 | 第94-103页 |
·煤样采集与处理 | 第94-95页 |
·实验条件及测点布置 | 第95-96页 |
·实验过程及原始记录 | 第96-98页 |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98-103页 |
·氡在河砂介质中迁移的实验研究 | 第103-112页 |
·煤样采集与处理 | 第103-104页 |
·实验条件及测点布置 | 第104-105页 |
·实验过程及原始记录 | 第105-106页 |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106-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六章 矿井自燃火灾中氡气探测的现场观测研究 | 第114-136页 |
·探测工艺及分析方法 | 第114-117页 |
·探测工艺 | 第114-116页 |
·探测仪器 | 第116-117页 |
·浅埋藏薄基岩条件下火源位置探测研究 | 第117-122页 |
·探测区概况 | 第117-118页 |
·测点布置 | 第118页 |
·探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118-121页 |
·探测结果验证 | 第121-122页 |
·深埋煤层条件下探测研究 | 第122-126页 |
·探测区概况 | 第122-123页 |
·测点布置 | 第123页 |
·探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123-124页 |
·探测结果验证 | 第124-126页 |
·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探测研究 | 第126-131页 |
·探测区概况 | 第126-128页 |
·测点布置 | 第128页 |
·探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128-130页 |
·探测结果验证 | 第130-131页 |
·基岩裸露地表条件下探测研究 | 第131-135页 |
·探测区概况 | 第131-132页 |
·测点布置 | 第132页 |
·探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132页 |
·探测结果验证 | 第132-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七章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数值模拟及上覆地表氡的析出规律 | 第136-163页 |
·黄白茨矿1293 长壁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模拟 | 第136-161页 |
·黄白茨矿1293 工作面概况 | 第136-137页 |
·采空区气体监测 | 第137-145页 |
·示踪气体实验 | 第145-149页 |
·1293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的CFD 模拟 | 第149-160页 |
·分析结果 | 第160-161页 |
·地面测氡技术探测 | 第161页 |
·探测数据 | 第161页 |
·结果分析 | 第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3-16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63-165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165-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82页 |
致谢 | 第182-183页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83-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