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劳动安全论文

矿山安全行为控制集成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50页
   ·研究背景第18-23页
     ·矿山安全与人的因素第18-21页
     ·矿山安全与人行为问题的控制第21-23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3-26页
     ·研究目的第23-24页
     ·研究意义第24-2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6-4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6-3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33-38页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38-41页
     ·主要工作展望第41-42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42-47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43-44页
     ·研究思路第44页
     ·研究任务第44-45页
     ·本论文的结构及各章研究内容第45-47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50页
第二章 矿山安全心理测评与管理体系研究第50-124页
   ·矿山安全的心理学研究第50-53页
     ·矿山作业对从业人员提出的心理素质要求第50-52页
     ·心理对策分析第52-53页
   ·矿山安全工作分析第53-60页
     ·矿山安全工作分析的概念与作用第53-55页
     ·矿山安全工作分析的程序第55-56页
     ·矿山安全工作分析的主要方法第56-57页
     ·矿山安全工作分析及其使用的分析工具第57-60页
   ·矿山安全职务分析与心理预测指标的确定第60-70页
     ·矿山安全职务分析的内容第60-61页
     ·职务分析结果与安全心理效标的确定第61-70页
   ·安全心理效标研究过程第70-72页
     ·心理效标研究的一般模式第71-72页
     ·效标和心理预测指标的确定第72页
   ·矿山安全心理测评体系的构成第72-83页
     ·感知觉、认知能力测验第72-73页
     ·安全工作适应性测验第73-74页
     ·安全工作个性适应性测验第74-75页
     ·心理测评问卷设计的程序第75-76页
     ·问卷研究第76-83页
   ·心理测评实施及结果分析第83-109页
     ·心理测评结果与描述性分析第83-95页
     ·心理测评结果的综合分析第95-109页
   ·矿山安全行为的心理预测与管理对策研究第109-122页
     ·人员选录决策方法第109-111页
     ·预测效标的效用第111页
     ·影响预测源效用的因素第111-114页
     ·预测源效用评价的模式第114-116页
     ·矿山安全职位分类与工作安排第116-117页
     ·心理测评方案的实施第117-118页
     ·预测源评分标准与主要心理预测指标评价第118-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三章 矿山安全行为研究第124-166页
   ·安全行为研究第124-130页
     ·不安全行为的概念第124-125页
     ·国外安全行为相关研究现状第125-128页
     ·国内在从矿山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方面的工作第128-130页
   ·矿山安全行为规范的制定第130-151页
     ·人员行为的模式化第130-131页
     ·行为模式化的理论模型第131-133页
     ·煤矿从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的调查第133-136页
     ·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136-140页
     ·行为规范调查结果分析第140-151页
   ·矿山安全行为规范管理第151-156页
     ·矿山安全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第151-152页
     ·矿山安全行为规范管理第152-156页
   ·矿山安全行为规范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第156-163页
     ·系统简介第156-157页
     ·主要功能介绍第157-158页
     ·安装说明第158页
     ·系统进入第158-159页
     ·系统设置第159页
     ·安全行为规范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第159-160页
     ·考核聘用管理第160-161页
     ·操作员管理第161-162页
     ·数据维护第162-163页
   ·本章小结第163-166页
第四章 矿山安全行为模拟研究第166-186页
   ·矿山井下安全行为模拟第166-172页
     ·行为模拟技术第166-167页
     ·安全行为模拟的基本假设第167-171页
     ·人物及场景模型的建立第171-172页
   ·矿山安全行为模拟系统的开发第172-181页
     ·开发构架第172页
     ·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存储第172-174页
     ·模型的建立第174-175页
     ·矿井模型及工作场景模型建立第175-177页
     ·设计流程规划及系统特点第177-179页
     ·工人角色编辑第179-180页
     ·界面制作第180-181页
   ·矿山安全行为模拟的应用第181-182页
   ·安全行为对于工程设计的意义第182-183页
   ·本章小结第183-186页
第五章 安全心理行为需求与矿山井下作业环境优化第186-226页
   ·人为事故发生的环境原因研究评析第186-190页
   ·矿山井下作业环境优化的必要性第190-193页
     ·矿山井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第190-192页
     ·根据人的特点与需求优化矿山作业环境第192-193页
   ·关于矿井工作场所人员行为的研究第193-195页
     ·矿山井下人的行为分析第193页
     ·矿井安全设计中考虑的行为特性第193-195页
     ·矿井安全设计的改善与人的行为第195页
   ·改善作业者行为的安全环境设计第195-198页
     ·作业行为界定第195-196页
     ·构建以人为核心的矿山生产环境第196-197页
     ·确定人的行为与工作场所的对应关系第197-198页
   ·基于安全行为科学的矿山井下工作场所优化设计的建模第198-206页
     ·人机系统中人的传递函数建模第199-202页
     ·基于安全行为科学的矿山井下工作场所布局优化设计的理论框架模型第202-206页
   ·矿山井下工作场所的优化第206-209页
     ·优化的基本要求第206页
     ·井下工作场所安全环境设计第206-207页
     ·井下工作场所舒适度设计第207-208页
     ·生产与防灾分区第208-209页
   ·基于人行为特点的矿井事故应急躲避装置设计第209-225页
     ·事故情况下人的应急特点第209页
     ·生产与防灾分区的安全防护设计第209-211页
     ·设计目标及原则第211-212页
     ·安全防护体系构建第212-220页
     ·救生舱部署安装及设计依据第220-221页
     ·救生舱设计的依据第221-223页
     ·矿井原有系统的嵌入第223-225页
     ·可靠性第225页
   ·本章小结第225-226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226-232页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第226-229页
   ·主要创新点第229-231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231-232页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第232-242页
致谢第242-244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244-246页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第246-247页

论文共2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元素对Zn-25 Al-5 Mg-2.5 Si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煤地下自燃时覆岩中氡气运移规律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