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污染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2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4页
        1.3.3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第14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农业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第16-25页
    2.1 农业污染的定义及其特点第16-17页
        2.1.1 农业污染的定义第16页
        2.1.2 农业污染的特点第16-17页
    2.2 经济增长理论第17-18页
        2.2.1 经济增长内涵第17页
        2.2.2 经济增长理论第17-18页
        2.2.3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第18页
    2.3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互动分析第18-25页
        2.3.1 经济增长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假说第18-23页
        2.3.2 农业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第23-24页
        2.3.3 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24-25页
第3章 长株潭区域农业污染现状及污染危害第25-36页
    3.1 长株潭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第25-27页
        3.1.1 长株潭城市群第25页
        3.1.2 长株潭地区农业发展情况第25-27页
    3.2 长株潭地区农业污染的现状第27-32页
        3.2.1 农用化肥污染第28-29页
        3.2.2 农药污染第29页
        3.2.3 农用地膜引起的污染第29-30页
        3.2.4 畜禽养殖污染第30-31页
        3.2.5 焚烧秸秆污染第31-32页
    3.3 长株潭地区农业污染造成的危害第32-36页
        3.3.1 土壤的退化与流失、土壤重金属超标第32页
        3.3.2 水质恶化第32-33页
        3.3.3 污染大气、破坏臭氧层第33页
        3.3.4 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第33-34页
        3.3.5 危害人身健康安全第34-35页
        3.3.6 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35-36页
第4章 长株潭农业污染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第36-50页
    4.1 变量选取第36-41页
        4.1.1 农业源主要污染物COD、TN、TP的产生量估算第36-39页
        4.1.2 农业经济增长水平指标第39页
        4.1.3 其他指标第39-41页
    4.2 实证及结果分析第41-48页
        4.2.1 单因素分析第41-43页
        4.2.2 多因素分析第43-48页
    4.3 研究结论第48-50页
第5章 长株潭农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第50-52页
    5.1 建立健全农业污染防治法规体系第50页
    5.2 构建农业污染防治的财政政策第50页
    5.3 加强农业保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第50-51页
    5.4 建立农业污染防治示范点第51页
    5.5 加强农户的专业技术知识、环保和参与意识第51-52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第52-54页
    6.1 研究结论第52-53页
    6.2 未来研究的方向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骨架蛋白LaminA/C在周期性张应变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下一篇:创伤骨科异常血糖患者围术期血糖监测方案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