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休闲农业时空布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附表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 相关研究述评 | 第16-19页 |
1.3.1 休闲农业相关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1.3.2 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特征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1.3.3 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 第18页 |
1.3.4 小结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1.4.1 农业区位论 | 第19页 |
1.4.2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9-20页 |
1.4.3 资源禀赋理论 | 第20页 |
1.4.4 休闲经济理论 | 第20页 |
1.4.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1.5.3 研究范围及数据资料来源 | 第22-24页 |
1.5.3.1 时空特征分析数据资料与来源 | 第22-23页 |
1.5.3.2 影响因素分析数据资料与来源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基础 | 第24-29页 |
2.1 基本概况 | 第24页 |
2.2 自然条件 | 第24-25页 |
2.3 道路交通条件 | 第25-26页 |
2.4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北京市休闲农业时间变化特征 | 第29-34页 |
3.1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3.2 北京市休闲农业景点数量时间变化特征 | 第29-30页 |
3.3 北京市休闲农业经营情况时间变化 | 第30-33页 |
3.3.1 休闲农业观光园 | 第31-32页 |
3.3.2 乡村民俗旅游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北京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及演变特征 | 第34-45页 |
4.1 研究方法介绍 | 第34-35页 |
4.1.1 最邻近指数 | 第34页 |
4.1.2 地理集中指数 | 第34-35页 |
4.1.3 基尼系数 | 第35页 |
4.1.4 休闲农业发展等级指数 | 第35页 |
4.2 北京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 | 第35-42页 |
4.2.1 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程度较强 | 第36-37页 |
4.2.2 多距离空间尺度下为聚集—随机分布 | 第37-38页 |
4.2.3 形成四个密度中心,辐射全域 | 第38-39页 |
4.2.4 垂直空间分布有差异,层次明显 | 第39-41页 |
4.2.5 发展等级空间结构不平衡 | 第41-42页 |
4.3 北京市休闲农业时空演变特征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北京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53页 |
5.1 研究方法介绍 | 第45-46页 |
5.1.1 灰色关联度 | 第45页 |
5.1.2 地理集中度 | 第45-46页 |
5.1.3 耦合指数 | 第46页 |
5.2 指标选取 | 第46-47页 |
5.3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2页 |
5.3.1 影响因素筛选 | 第47-48页 |
5.3.2 各因素对北京市休闲农业的影响分析 | 第48-52页 |
5.3.2.1 经济条件分析 | 第49-50页 |
5.3.2.2 市场规模分析 | 第50-51页 |
5.3.2.3 交通条件分析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6.2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附录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