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候学论文--气候变化、历史气候论文

气候变化对合肥市粮食产量影响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一、引言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方法第12页
    1.3 理论基础第12-13页
        1.3.1 生产函数理论第12-13页
        1.3.2 可持续生计理论第13页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13-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页
        1.4.2 理论框架第13-14页
        1.4.3 技术路线第14-15页
二、文献综述第15-17页
    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5-16页
    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6-17页
三、合肥市气候变化及粮食生产状况第17-26页
    3.1 合肥市气候资源特征分析第17-21页
        3.1.1 气温变化明显,整体呈上升趋势第18-19页
        3.1.2 降水量波动幅度大,无明显变化趋势第19-20页
        3.1.3 自然灾害不确定性较强,旱灾和洪涝灾害占较大比重第20-21页
    3.2 合肥市粮食产量变化分析第21-25页
        3.2.1 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后期呈稳步增加趋势第21-24页
        3.2.2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扩大,总体呈增加趋势第24-25页
    3.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四、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理论分析与假说第26-28页
    4.1 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第26-27页
    4.2 农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和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第27-28页
    4.3 粮食播种面积和农业机械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第28页
五、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实证分析第28-34页
    5.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第28-29页
        5.1.1 数据来源第28-29页
        5.1.2 数据处理第29页
    5.2 模型设定和相关变量说明第29-31页
        5.2.1 模型设定第29页
        5.2.2 变量说明第29-30页
        5.2.3 ADF检验第30-31页
    5.3 模型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5.4 本章小结第34页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第34-39页
    6.1 结论第34-35页
    6.2 对策建议第35-39页
        6.2.1 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远战略第35页
        6.2.2 调整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第35-36页
        6.2.3 保护耕地,绿色协调发展第36页
        6.2.4 加强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第36-37页
        6.2.5 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第37-38页
        6.2.6 优化作物,提高农作物适应气候能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个人简介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驱动的中观交通排放估计研究及案例分析
下一篇:连续梁桥体系转换过程中悬臂端挠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