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黑色金属矿开采论文

弓长岭铁矿分段崩落法数字化采矿与回采指标优化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30页
    1.1 选题来源、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5页
        1.1.1 选题来源第12页
        1.1.2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3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7页
        1.2.1 数字矿山的发展现状第15-18页
        1.2.2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发展现状第18-24页
        1.2.3 数字化技术在崩落法矿山的应用现状第24-27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7-30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29-30页
2 回采指标优化模型及数字化回采系统框架构建研究第30-41页
    2.1 回采指标优化目标的确立第30页
    2.2 回采指标优化决策及优化措施第30-32页
        2.2.1 回采指标优化决策第30-31页
        2.2.2 回采指标优化措施第31-32页
    2.3 回采指标优化模型的建立第32-35页
        2.3.1 回采指标优化模型基础数据的种类分析第32页
        2.3.2 回采指标优化模型基础数据的集成与共享第32-33页
        2.3.3 崩落体形态数值模型的建立方法第33页
        2.3.4 建立回采指标优化模型第33-35页
    2.4 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框架构建研究第35-40页
        2.4.1 系统需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第35-37页
        2.4.2 系统需求结构化分析第37-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回采指标优化模型基础数据的采集第41-59页
    3.1 弓长岭铁矿工程概况第41-44页
        3.1.1 地理位置第41页
        3.1.2 自然条件第41-42页
        3.1.3 矿区地质第42-43页
        3.1.4 生产概况第43-44页
    3.2 弓长岭铁矿现场调研数据采集第44-46页
        3.2.1 采场结构参数与爆破参数第44-45页
        3.2.2 采场放出矿石块度分布情况第45-46页
    3.3 采场地压活动状态基础数据采集第46-54页
        3.3.1 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原理第46-50页
        3.3.2 测点布置及详细参数第50-51页
        3.3.3 地应力实测结果第51-52页
        3.3.4 温度标定试验第52-53页
        3.3.5 围压率定试验第53-54页
    3.4 崩落体形态基础数据采集第54-56页
    3.5 现场放矿试验基础数据采集第56-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 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构建第59-89页
    4.1 数字化回采系统基础数据库构建第59-68页
        4.1.1 系统基础数据库选型第59-61页
        4.1.2 系统基础数据库设计第61-67页
        4.1.3 系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第67-68页
    4.2 数字化回采系统功能模块的搭建第68-84页
        4.2.1 功能模块开发工具简介第69-70页
        4.2.2 数据库访问方式选择第70-71页
        4.2.3 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开发第71-84页
    4.3 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第84-88页
        4.3.1 数字化回采系统的设计原则第84-85页
        4.3.2 数字化回采系统的建立第85-87页
        4.3.3 数字化回采系统的功能与性能第87-88页
    4.4 小结第88-89页
5 弓长岭铁矿数字化回采指标优化研究第89-124页
    5.1 弓长岭铁矿三维应力状态分析第89-91页
    5.2 弓长岭铁矿扇形炮孔爆破模型应力分布特性研究第91-99页
        5.2.1 扇形炮孔爆破模型的建立第91-95页
        5.2.2 荷载、约束与边界条件第95-96页
        5.2.3 模型内应力分布特性第96-99页
    5.3 弓长岭铁矿崩落体形态数值模型的建立第99-113页
        5.3.1 不同应力区间点云模型的建立第99页
        5.3.2 不同应力区间实体模型的生成第99-105页
        5.3.3 崩落体形态数值模型的建立第105-106页
        5.3.4 弓长岭铁矿放矿过程数值模拟第106-113页
    5.4 弓长岭铁矿回采指标优化研究第113-122页
        5.4.1 出矿品位变化趋势及矿石回采指标分析第113-117页
        5.4.2 回采指标回归方程的建立第117-119页
        5.4.3 回采指标预测及变化规律分析第119-121页
        5.4.4 弓长岭铁矿回采指标优化措施第121-122页
    5.5 小结第122-124页
6 结论与建议第124-127页
    6.1 主要结论第124-125页
    6.2 创新点第125-126页
    6.3 建议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9页
附录A “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软件程序第139-182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82-18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SA-OK模型的薄板件夹具定位布局规划
下一篇:航空发动机叶片复杂曲面轮廊测量关键技术研究